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452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34篇
  44篇
综合类   1341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436篇
畜牧兽医   381篇
园艺   358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31.
【目的】明确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种类,探究不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甜柿炭疽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10月,通过对浙江金华永康太秋甜柿生长期果实炭疽病病样的采集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主要病原菌种类;通过对不同甜柿炭疽病病原菌在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类型、光照等培养条件和致死温度的测定,揭示不同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种甜柿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orii、C. siamense和C. fructicola)为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菌,其中暹罗刺盘孢引起太秋甜柿炭疽病为国内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果生刺盘孢、哈锐炭疽菌和暹罗刺盘孢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产孢温度为35℃,哈锐炭疽菌最适产孢温度为25℃;果生刺盘孢和暹罗刺盘孢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CMA和GA,果生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暹罗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CMA培养基;哈锐炭疽菌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OA培养基。pH值4~10均适宜甜柿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果生刺盘孢在pH值5和9时产孢最佳,...  相似文献   
132.
为了筛选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组培增殖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以东北刺人参不定根为外植体,研究了MS培养基中NH4+/NO3-和有机物质对东北刺人参不定根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培养过程中不定根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NH4+/NO3-为30/30mmol时适宜不定根的生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优于其他MS培养基中NH4+/NO3-,分别为809mg和117mg。当有机物质含量为MS原配方量的1.5倍时,不定根生长较好。通过观察不定根的生长动态发现,培养14d后不定根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培养2426d时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生长达到旺盛期,此后不定根数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133.
1.春食野菜尝鲜保健春天是盛产野菜的季节。在春天野菜上市的季节,大家多吃一点野菜,既可尝到野菜的鲜味,又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药食同源"是野菜得天独厚的优势。海腥草、车前草、地菜、野荠菜、蒲公英、薄荷叶、野芹菜和马齿苋等既是佳蔬,又是良药,且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34.
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沙棘为雌雄异株的风媒传粉灌木.用种子繁殖时,不仅其子代不能保持原有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有1/2以上是雄株,开花结果前雌雄难分,造林时会导致雌雄株搭配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经济效益低.而采用扦插繁殖时能保留其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若想大量发展,就得需要相应数量的枝条.目前,我们靠外引培育的无刺大果沙棘优良品种数量不多,扦插材料十分紧缺.如何利用较少的扦插材料,尽快繁殖更多的优良沙棘品种,是我国沙棘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们在当地通过对辽阜1号、辽阜2号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的研究,逐渐摸索出一套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提高成活率、快速繁殖沙棘优良品种的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5.
黑河市一雉鸡场于1997年春季,雉鸡出现神经症状,斜颈,转圈,飞奔冲撞,并出现心肌炎和肝脏坏死等败血症。盲肠端寄生大量异刺线虫。同时经检菌、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诊断为继发李氏杆菌病。本文反映雉鸡对鸡异刺线虫感染性虫卵的易感性很强,在这种不良条件下容易感染李氏杆菌引起发病。经采取抗菌、驱虫、消毒等综合征防治,较好地控制了疫病,保障了雉鸡生产。  相似文献   
136.
为比较杭白菊主栽品种早、晚小洋菊对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的抗性,通过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研究菊蚜在菊顶叶上刺吸行为,并检测了菊顶叶主要化合物。结果表明:在晚小洋菊上,菊小长管蚜的E1、E2波平均持续时间4.31、3.47 min,分别短于在早小洋菊上的4.63、3.75 min;棉蚜、桃蚜的E1、E2波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4.32、4.72 min和4.92、4.64 min;3种蚜虫的平均刺探次数均大于在早小洋菊上的平均刺探次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栽品种之间抗性存在差异。早小洋菊顶叶平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71 mg/g和25.36 mg/g,均高于晚小洋菊;早小洋菊顶叶总酚含量为0.24 mg/g,显著低于晚小洋菊;早、晚小洋菊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6 mg/g和3.37 mg/g。早小洋菊顶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上与每种菊蚜的E1、E2波持续时间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每种菊蚜的E1或E2波持续时间显著负相关。推测早小洋菊对于菊长管蚜的抗性稍弱于晚小洋菊,2种杭白菊对棉蚜或桃蚜的抗性相当,且菊叶中的这4种物质含量与抗蚜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7.
卢友龙 《齐鲁渔业》2009,26(4):42-42
黑脊倒刺鲃亦称光倒刺鲃,俗称光鱼、溪魁、粗鳞等,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主要分布在钱塘江、闽江、珠江、沅江等,为重要淡水经济鱼类。黑脊倒刺鲃肉质鲜美,并且有一定药用价值,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和运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品种,深受福建地区广大养殖户、特别是网箱养殖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8.
全国各地有不少养蜂场(户)是“以农兼蜂”定地饲养。定地养蜂的好处是开支少,风险小,人受苦轻,还能兼顾别的活。但缺点是蜜粉源不足,每年有几个关键时期缺蜜少粉,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和发展,使之到主要蜜源大流蜜期还养不成强群,以致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从长计议,养蜂人亲自动手,本着因地制宜,缺什么补种什么的原则,栽种一些蜜粉源植物,为自己的蜂群营造一个比较丰富的蜜粉源基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能办到的。我县的主要蜜源有狼牙刺、刺槐和荆条。蜜蜂春繁期的辅助蜜粉源虽然有榆、杨、柳和杏等果树以及油菜等,但有的地方数…  相似文献   
139.
分析了刺楸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主要用途,从刺楸嫩枝插穗的选择入手,详细地阐述了刺楸嫩枝扦插繁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0.
长白山珍贵野菜——草本刺嫩芽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木刺嫩芽系来自朝鲜传统野菜的名称,我国称其为长白葱木(Aralia continentalis Kitag)药名为东北土当归。草本刺嫩芽虽是朝鲜族传统名菜,由于野生的产量极低,很多地方的食用法已失传了。然而日本不仅早已进行人工栽培,还培育出了优良品种。近几年韩国栽培的面积突增。但我国尚处于认识阶段。 草本刺嫩芽与长白山药王──人参同属于五加科的大型草本植物,春季长出的嫩芽具有味香、色美和保健功能,是稀有的高档珍贵野菜。草本刺嫩芽生产在于冬、春季季节,生产期间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耐生产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