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63篇
  280篇
综合类   1865篇
农作物   198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1672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桐油是一种重要用途的干性油脂,不同工艺会对油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克服传统工艺在制油中的缺陷,本研究采用丁烷-亚临界法工艺进行桐油的制备,并基于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萃取温度40.64℃,萃取时间45.38 min,原料颗粒度39.71目,在此条件下桐油得油率达到66.12%。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桐油脂肪酸组成为α-桐酸74.93%,亚油酸8.62%,油酸7.12%,棕榈酸2.72%,硬脂酸3.85%,通过分析所得油样的5项指标,可知该工艺所得油品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硒浸种对春小麦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分别设置0,0.5,1.0,2.5,3.5,5.0,10.0,50.0 mg/L共8个亚硒酸钠溶液浓度,通过发芽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浸种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升高,春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和根长以及干鲜重等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2.5 mg/L),其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并对根和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掌握合适的硒浸种浓度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3.
不同补水方式下砂壤土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地区利用再生水回补城市河湖,一方面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地下水环境的潜在污染风险.该文采用100 cm砂壤土柱模拟(河湖岸底)土地渗滤系统,设置定水头淹水、交替淹水落干、定流速补水和侧向补水4种不同再生水回补方式,研究再生水中硝态氮(NO3-N)在土地渗滤系统中的去除效果和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在0.25~2.65 cm/d范围内时,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减小;侧向补水方式下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优,平均去除率高达96.1%.在定水头淹水和侧向补水方式下,系统对NO3-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土柱的上部,而交替淹水落干和定流速补水条件下,土柱中下部对NO3-N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土层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越大,该土层对NO3-N的去除率就越高.当水温在15~32℃范围内变化时,定水头淹水和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下,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与温度分别呈指数和幂函数关系.该研究表明土地渗滤系统可实现再生水的进一步净化处理,可为再生水安全回补河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正>蔷薇科悬钩子属分树莓亚属(Ideobatus)和黑莓亚属(Eubatus),二者主要的区别是树莓亚属植物枝条直立、花托为干硬质、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因聚合果中心空虚而呈倒覆盆状,俗称覆盆莓(空心莓);黑莓亚属植物花托为肉质而柔软,和聚合果相接合而成果心,成熟后果实与花托不分离,因采收后聚合果有肉质的果心俗称实心莓。一般把空心  相似文献   
55.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56.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引起免疫抑制疾病中最常见的两种病毒.REV日可诱发慢性肿瘤,ALV-J能造成血瘤、肿瘤.但它们在感染鸡群中更多呈业临床感染,并诱发一些非特异性的并发症或免疫抑制,造成禽流感、新城疫等的免疫失败[1].正是由于其呈亚临床感染,无症状往往被养殖户忽视,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7.
穗是水稻(Oryza sativa L.)重要的生殖器官,其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水稻生殖生长时期穗发育各阶段的转录组、蛋白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到一个MYB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OsZ314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拥有典型的R2R3-MYB型转录因子结构域,且在水稻幼穗时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Z314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转录激活试验表明,OsZ314基因具有转录激活功能。本研究为深入探索OsZ314基因在水稻穗发育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
ROOT UV-B SENSITIVE4 (RUS4)是拟南芥DUF647蛋白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的成员。RUS1和RUS2曾经报道和根UV-B-感应途径相关联,并在拟南芥早期幼苗形态发生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RUS4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RUS4蛋白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首先,我们通过Gateway TOPO载体系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DC83-RUS4;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苞转化法,获得了转化pMDC83-RUS4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对转基因植物叶肉原生质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RUS4-GFP信号与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共定位,说明RUS4蛋白定位叶绿体中。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US4的分子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脆桃新品种     
仲秋黄脆桃仲秋期间上市的黄肉浓甜浓香型桃新品种,9月中旬成熟,单果重300~500克,自花结果,极丰产。果肉桔黄色,脆如苹果,成熟后在树上1个月仍不变软,套袋果金黄色,含可溶性固形物22%左右,超甜香浓。新霜红桃10月上旬开始成熟,10月下旬还能挂在树上,而且果实仍脆爽不软,采摘期达到1个月,单果重300~550克,颜色全红艳丽,绒毛稀短,  相似文献   
60.
应用ELISA方法对分别采集自福州市周边30个蛋鸡场的597羽海兰蛋鸡、512羽罗曼蛋鸡、486羽伊莎蛋鸡和553羽特佳蛋鸡共2148羽的血样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亚群ALV-A/B和ALV-J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样品ALV-A/B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11.39%(63/553)、罗曼蛋鸡群11.32%(58/512)、海兰蛋鸡群8.54%(51/597)和伊莎蛋鸡群7.61%(37/486);样品ALV-J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5.24%(29/553)、罗曼蛋鸡群4.10%(21/512)、伊莎蛋鸡群3.51%(13/486)和海兰蛋鸡群3.18%(19/597);而样品ALV-A/B抗体总阳性率为9.73%(209/2148),高于ALV-J抗体总阳性率3.82%(82/2148),其中有0.70%(15/2148)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蛋鸡场ALV-A/B抗体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ALV-J抗体阳性率36.7%(11/30),其中有16.7%(5/30)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结论:福州市周边蛋鸡场不同品系和不同鸡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流行,相比ALV-J,ALV-A/B流行更普遍,且存在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