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平桥镇是重庆市武隆县辖镇,1952年设平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镇。平桥镇位于武隆县西部,乌江支流大溪河畔,石(柱)—雷(神庙)公路涪陵至南川中界,东临和顺镇,西接凤来乡和南川区骑龙乡,北接鸭江镇,南靠南川区水江镇,幅员面积73.4km2。镇内交通四通八达,省道石雷公路、渝湘高速公路和南涪铁路和南涪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9km,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乌江彭水水电站沿河鱼类增殖放流站工艺设计方案,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放流对象:在乌江干流及合适的支流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鱼类,补充其种群数量,年放流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共计16万尾.(2)规模及选址:亲鱼需求量设定为625 kg;1.5cm苗种产出量为23.85万尾,4~6cm苗种17.43万尾,15cm苗种2.03万尾;站址选择在沿河县水产站下属鱼种场,占地2hm2;主要建筑物包括蓄水沉淀池(400m2)、催产孵化及开口鱼苗培育车间(450m2)、亲鱼培育车间(1008m2)、鱼种培育车间(450m2);养殖设施包括催产池2口、亲鱼培育池30口,玻璃钢孵化槽2个、尤先科孵化槽3个、孵化桶5个、圆形开口苗培养缸30个、圆形鱼种培育缸40个、活饵培育池2口、防疫隔离池2口.(3)运行管理: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职责、鱼类增殖放流站管理技术规范、生产管理、标志放流、科普展示以及放流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23.
2011-2012年在乌江思南江段采集454尾(雌性298尾,雄性109尾,性别不辨47尾)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以鳞片作为材料对年龄进行鉴定,利用软件FISAT-II处理体长与年龄数据,对其生长方程、生长拐点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泉水鱼鳞片为圆鳞,年轮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型与普通疏密型;年龄组成为1~4龄,其中以2~3龄为主;1~4龄,体长增长率为47.4%,雌性体长增长率达50.4%,雄性体长增长率为35.0%,体重增长率为438.5%,雌性体重增长率为485.1%,雄性体重增长率为275.9%;体重(W)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W=2×10-6L3.4784(R2=0.8824),雌鱼为:W=3×10-6L3.4002(R2=0.8505),雄鱼为:W=2×10-5L3.019(R2=0.8112);体长(L)和鳞径(S)呈幂函数相关:L=92.597S0.5458;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进体长L∞=278.10 mm,生长系数k=0.22,t0=-1.80;雌鱼各参数为:L∞=355.01 mm,k=0.14,t0=-2.38;雄鱼各参数为:L∞=224.04 mm,k=0.32,t0=-1.72,雄鱼达到渐进体长的速度比雌鱼要快得多;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生长加速度始终为负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都具有拐点,拐点年龄ti=3.87,拐点体长Li=198.22 mm,拐点体重Wi=195.59 g。结合泉水鱼生长拐点年龄和性成熟年龄,为保护乌江思南泉水鱼资源,建议以180 mm为最小捕捞个体的体长。  相似文献   
24.
2007年7月3日~7月8日,我们对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库区林家寨(26°55′51.6″N;105°46′55.9″E,海拔1146m)、洪家渡水电站坝下水文站(26°51′56.2″N;105°51′46.1″E,海拔1026m)进行生态调查时,发现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el)的分布。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25.
丁鼎 《草原》2010,(7):77-78
  相似文献   
26.
研究鱼类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可为评价天然水体野生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鳞片是低龄鱼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由于营养不足和水环境因素的影响,高龄鱼出现年轮被机体重吸收、鳞片生长明显慢于机体生长的现象,导致用鳞片鉴定年龄的准确性明显降低。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集于乌江上游总溪河的113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为材料,对比臀鳞、脊椎骨、鳃盖骨和微耳石材料并鉴定年轮,研究其年龄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体长和体重在雌雄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P >0.05),体重(W;g)和体长(L;mm)拟合关系式为 W=0.00002L2.9511(R2=0.9543,n =113);对比选择臀鳞鉴定年龄、测量鳞径,并建立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Lt =598.39[1-e -0.0929(t +3.3636)]和 Wt =3134.65[1-e -0.0929(t +3.3636)]2.9511。采集的四川裂腹鱼群体由1~4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龄,占标本总数的57.5%,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8.3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5.62 mm 和924.39 g。  相似文献   
27.
贵州乌江渡的水力冲蚀迹象表明,高坝泄洪容易破坏喀斯特岸坡的稳定性,泄洪强度与岸坡地质抗冲蚀能力之间的不均衡关系,则是导致岸坡形貌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乌江渡水力冲蚀作用具有两个特点:(1)高速洪流强烈冲蚀并淘空岩层间质地比较松软的填充质,但致密的碳酸盐岩表面受此影响不明显;(2)竖立产状的岩层逐渐失去填充质的承重基础支撑,在洪流的强力冲涌下,突兀的岩体势必失稳并引起岸坡崩塌。因此,根据不同河段的水力冲刷强度,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增强填充质的抗冲蚀力度,有助于保持河道及岸坡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采自贵州乌江的3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7对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数为5~73,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69~500 bp,共检出扩增位点856个。其中,多态位点796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92.99%。该种群含30个基因型,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933 6、1.338 8、0.212 2和0.338 7。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169 1~0.531 9,平均为0.306 8。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和NJ法得到了拓扑结构相似的30个个体的系统树,该系统树由2个分支组成。其中,个体1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个个体聚为另一个分支。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受水电站建坝、河流污染和酷渔滥捕的影响,该种群分布区已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处于生态受威胁状态,需要开展对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及种质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9.
对采自乌江上游的19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水域中四川裂腹鱼以水生昆虫、藻类、水生植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原生动物等为食,其营养级为1.72级,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主要饵料为水生昆虫,出现频率和重量比分别为76.30%和53.22%;其次为藻类,出现频率和重量比分别为94.90%和31.09%;不同体长的四川裂腹鱼主要饵料和次要饵料基本相同,随着体长的增长,其食物种类并未出现简单化。虽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四川裂腹鱼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摄食率为100%,充塞度以2级最多。随着性腺的不断成熟,其充塞指数逐渐降低,其中Ⅰ期最高,为2.53%;Ⅴ期最低,为0.85%。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