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茶树品种利川红[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Lichuanhong]不定根的解剖和屏障结构时空发育特征采用不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利川红不定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皮层有内、外皮层分化,维管柱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次生结构由次生维管组织和木栓层组成,次生维管组织结构由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组成,以次生木质部为主。利川红不定根初生结构的屏障结构由外侧的具凯氏带、木质化和栓质化的表皮与外皮层组成,内侧为凯氏带和栓质化,微弱木质化的内皮层组成。次生结构的屏障结构为栓质化和木质化的木栓层。利川红不定根屏障结构具有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并可调节根尖的水与离子运输,对根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本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用外源激素处理、控温控湿条件下,沙棘可以用极短的茎段(1~3芽段)插穗产生不定根,进而形成新的植物。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茎段切面先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为不定根;二是直接由茎皮层内分生组织产生不定根;且不定根产生具"茎多部位生根效应"。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属于"温度敏感型",最适温度为16℃~26℃。外源激素对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表现出良好的诱导效应,而且对插穗苗的生长发育一定的影响,ABT优于GGR;"壮根素"效果优于生根粉,不仅促进发根,而且促进成熟不定根的早期结瘤。  相似文献   
63.
不同淹水梯度对紫穗槐的营养生长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紫穗槐幼苗不同梯度淹水处理的研究,发现紫穗槐在短期内能通过不同的不定根生长方式和特化通气组织来适应不同淹水环境,各处理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半淹不定根分枝发达,近全淹不定根数目最多;淹水能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并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影响表面和半淹光合数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降低,影响近全淹是胞间CO2浓度升高;表面淹对根活性影响不显著,虽半淹、近全淹与正常相比根活性分别下降了58%和51%,紫穗槐能通过增加不定根来补充根活性的不足;并且淹水胁迫下紫穗槐能积累可溶性糖和脯氨酸来适应环境,并以此来保护脂膜,这也可能是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的原因,其中半淹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平均分别为22.43 mmol/L和570 μg/g,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紫穗槐具有强的抗涝能力,能适应不同淹水程度。  相似文献   
64.
用10年生丛生竹的节片通过离体腋笋增殖和生根产生出府竹小苗。不同季节对无菌培养物的建立、腋芽发萌和初代培养的影响很大。3片丛生林中,无菌培养物的建立有差别,但腋芽发萌没有差别。用加有31.06uM BA和2.85um IAA的MS液体介质,最大的增值率为3.18;用加有20~25um IBA MS液体介质,离体生根率为66.7~77.8%。用不同的植物生长素,生根所用的天数也不同,而IBA液能在短期促进生根,仅仅为2-3周。成功炼苗后,在装有土壤、沙子和农家肥塑料袋里,离体繁殖的小苗成活率为90%,大约有2000株小苗用于野外栽植。  相似文献   
65.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是桃金娘科多年生亚热带常绿灌木,原产于巴西东南部和乌拉圭,因其果实香味类似凤梨(Ananas comosus),又名凤梨番石榴(Thorp et al.,2002).费约果在新西兰、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有栽培,我国江苏、上海、四川、浙江等南方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种植.费约果作为一种集观赏、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新兴果树,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kashima,2001;Hardy et al.,1970;Kolesnik et al.,1991).在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资助下,2004年,西南科技大学王丹教授从新西兰引进少量费约果苗木后,对其在四川地区的适应性以及综合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费约果能够适应四川地区气候,并能保持其优良的食用与观赏特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兼观赏的树种(王丹等,2007).  相似文献   
66.
离体条件下雷公藤不定根生长与营养成分消耗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悬浮培养条件下雷公藤不定根营养成分的消耗动态与不定根生长之间的关系,为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中培养基的改良及无机元素的及时补充提供参考。【方法】以NT为基本培养基,将雷公藤不定根悬浮培养,每隔5~10d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酸盐、钾盐、钙盐、镁盐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动态及不定根增长量进行测定。【结果】雷公藤不定根对碳、氮、磷酸盐以及钾、钙、镁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并不是均匀的。蔗糖、氮、磷酸盐和钾盐在培养后期几乎被耗尽,其中氮的消耗速率最快,在不定根生长进入对数期以前,氮元素已经开始大量消耗,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培养基中的氮源90%被消耗。蔗糖、磷酸盐、钾盐和钙盐的消耗表现为先快后慢,早期吸收迅速,而在快速生长期其消耗速度减慢。细胞停滞生长以后,蔗糖、氮、磷酸盐和钾盐仍有大量消耗。NT培养基中碳、氮、磷、钾在培养的前期已经不能满足不定根生长的需要。雷公藤不定根培养过程中对钙和镁的消耗相对较少,培养结束后培养基中还有48.3%的钙离子和34.2%的镁离子存在。【结论】NT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酸盐和钾盐不足是影响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试管苗生根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试管苗的幼茎从外至内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组成;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为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由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的薄壁细胞分裂、分化形成;髓射线、韧皮薄壁细胞及皮层薄壁细胞均能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内分化出厚壁组织,在部分愈伤组织可内分化出不定根原基,不定根的维管束未能与茎的维管束相连,这是造成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  相似文献   
69.
不同时间培土对烤烟不定根发育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烤烟品种K326的8叶一心期烟苗移栽,分别于移栽后第10、20、30、40、50天进行培土处理,以研究不同时间培土对烤烟不定根发育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第40天培土处理的烤烟在相同时间取样时产生的不定根数目、重量、最大一级不定根长度和整株不定根活性都比其他处理的高;移栽后第10、20、30天培土处理15 d后取样时侧根和不定根各项指标的增加量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但侧根各项指标的增加量比不定根各项指标的增加量均增加得显著,移栽后第40天培土处理15 d后取样时侧根各项指标的增加量却不如不定根各项指标的增加量增加得显著。研究证明,移栽后第40天培土处理时是烤烟K326不定根发育及活性增加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70.
NAA浓度对大岩桐叶柄和根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岩桐无菌再生苗的叶柄和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AA对两种外植体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对两种外植体形成的不定根形态均有明显影响,而不定根的主根形态与不定芽诱导率相关。其中叶柄外植体在添加0.100 mg/L NAA的培养基上形成的不定根呈半透明状,芽诱导率最高,可达52%;根外植体在添加1.00 mg/L NAA的培养基上形成的不定根呈半透明状,芽诱导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