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906篇
林业   287篇
农学   292篇
基础科学   598篇
  1582篇
综合类   2010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42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在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连续三年定点小麦田间试验,通过栽培模式、氮肥水平、种植密度三因素的不同处理,研究多因素小麦栽培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采用垄沟、覆膜、秸杆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穗数不产生影响;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影响小麦穗数,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穗数4 288;增加播量,极明显地提高小麦穗数;不同的栽培模式、氮肥用量和小麦种植密度对小麦的穗粒数不产生影响;覆膜栽培与垄沟栽培之间千粒重差异显著,种植密度对小麦千粒重在不同的条件下影响明显,覆膜栽培条件下,高氮肥水平,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的千粒重大于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垄沟模式下,高氮水平(施纯氮240 kg/hm2)与中氮水平(施纯氮120 kg/hm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施氮肥相比,千粒重明显提高,秸秆覆盖模式下,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与不施氮、高氮水平组合的平均千粒重最低,两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各组合差异显著.正常降水年份,旱地小麦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模式,能够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尤其是覆膜下,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降水量多的年份,采用垄沟模式及秸秆覆盖模式对小麦产量甚至产生负效应.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籽粒产量5.7 kg;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的影响显著,秸秆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照)模式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排列次序都为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大于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低氮和不施氮时,增加密度,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2.
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效应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生态类型区划原则,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然后根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2个层次中选取对黄土高原影响较大的28个指标因子,建立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每个生态类型区的特征和自然状况,确定不同生态区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93.
在遮雨棚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试验按对照(CK)和秸秆覆盖量0.3 kg/m2(SM0.3)、0.6 kg/m2(SM0.6)、0.9 kg/m2(SM0.9)、1.2 kg/m2.(SM1.2)共设5个处理,水分按高水(占田间持水量的90%)和低水(占田间持水量的60%)设两个水平.分别测定了玉米根、茎、叶、穗干重,根系垂直空间分布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明显改变了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高水条件下SM0.6处理玉米根系、茎秆、叶和穗干重均高于其它处理;低水条件下,地上部分干重SM1.2最大,SM0.6次之;根系的垂直空间分布与水分和覆盖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覆盖措施主要影响下层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4.
浅析覆盖稻草及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结果表明:麦田覆盖稻草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覆草2a后控病效果达70%以上,覆草量以75~100kg/667m2为宜,且覆草年限与控病效果成正相关;秸秆连续还田3a、5a,控病效果分别为56.2%、68.6%。  相似文献   
95.
针对中国热带、亚热带农业区香蕉茎秆粗大、含水率高、富含植物纤维等特点,为解决香蕉茎秆粉碎过程中纤维缠绕严重、粉碎效果差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预切组合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并确定了该机的主要部件结构及总体方案。该机结构简单新颖、工作可靠、效率高,能够避免香蕉茎秆纤维对机具的缠绕,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适宜香蕉主产区的香蕉茎秆粉碎还田作业,有利于热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Succession and the phylogenetic profile of eukaryotic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in a rice field were studi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analysis followed by 18S rDNA sequencing. Nylon mesh bags containing leaf sheaths or blades were buried in the plow layer of a rice field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after transplanting (Experiment 1) and under drained conditions during the off-crop season (Experiment 2). In addition, rice straw samples in Experiment 2 were taken out before plowing in spring and re-placed in the rice field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at transplanting. Statistical analyses based on DGGE patterns showed that eukaryotic communiti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group A before the placement in soil, after the mid-season drainage in Experiment 1 and under the drained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 2 and group B before the mid-season drainage in Experiment 1 and under the flooded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 2.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DGGE bands, which characterized the eukaryotic communities, succession of the communities was revealed, that is, most of the bands in group 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fungi, whereas the bands in group B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protozoa.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ukaryotic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in the rice field are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conditions, such as oxic or reduced conditions, irrespective of rice straw parts (leaf sheaths and blades).  相似文献   
97.
稻草砌块砖建造草砖房的结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朗  况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5009-5009,5012
介绍了稻草砌块的制作,对草砖房的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8.
本粉碎机特别设计有一个揉搓壳和一个粉碎机壳及一个风机。物料(如秸秆)经揉搓机壳内的切刀铡切成段后,在机壳内锤片和齿条的作用下,变成条状的物料,较轻的粉末被风机气流吸到粉碎机壳内,进一步在锤片与环形筛片的作用下,撞击粉碎。通过安装不同孔径的筛片获得不同规格的产品,该机由于安装了防缠绕架板,避免了秸秆缠绕在轴上的可能,并且采用了特殊圆齿形的长锤片,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时风机在机壳内形成负压,使得物料可以分轻重不同,不断地向出口处流动,风通过360°的环形筛片,产生了不糊筛片的效果,特别适合将东北地区的玉米秸秆粉碎成适合生物质燃料的原料。  相似文献   
99.
机插稻大田耕整质量与稻草还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确保规范化、标准化育秧的前提下,机插早稻大田田面平整度应小于3.0 cm,才能较好地保证机插质量;二晚机插大田稻草还田量应控制在80%以内,并结合施入适量氮素,加速稻草分解。  相似文献   
100.
用微贮养花和普通养花饲喂仔猪,进行对比试验。在60天试验期间,试验组猪比对照组猪平均多增重6.79kg,每头平均日增重430g,比对照组提高34%,增重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