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5篇
综合类   704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262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辽宁营口地区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系统发育地位及遗传多样性。通过分离、纯化、回接结瘤测定共获得了31株待测菌,并采用16S rDNA PCR RFLP及BOX-PCR等方法对这些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株待测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全部源于中间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并产生5种不同的rDNA图谱组合。BOX-PCR研究中,待测菌株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在80%相似性水平上,将待测菌归于17个不同的类型当中。  相似文献   
102.
腐烂茎线虫种内群体特异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7个不同地理群体rDNA 中的ITS区进行PCR-RFLP和序列测定, 发现种内群体间无论在序列长度还是酶切图谱均存在一定的变异.根据其序列特征设计出种特异性引物, 对所供试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及属间不同种群体样品的rDNA ITS区相应区段扩增以验证其特异性, 同时对分别由1~5条腐烂茎线虫成虫和幼虫提取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以验证其灵敏度.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均可以特异性扩增一个346 bp的片段, 而所有供试的属外种均没有扩增片段;由1~5条腐烂茎线虫成虫和4~5条幼虫进行的特异性扩增也获得稳定的目的片段. 显示该特异性引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 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腐烂茎线虫.  相似文献   
103.
中草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 isia annuaL.),属于中国独有的抗疟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根据蒿属植物rDNA ITS序列多态性设计TaqM an探针及引物,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对黄花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组探针-引物对黄花蒿有很强的特异性,除黄花蒿外,其余8种对照蒿属材料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黄花蒿的出入境检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阐明乌鳢、斑鳢、月鳢核基因序列(ITS)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ITS序列研究鳢属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利用PCR扩增3种鳢的ITS,经克隆、拼接得到ITS全长后进行分析.[结果]乌鳢、斑鳢和月鳢ITS全序列长度为902、927、902或903bp.3种鳢ITS的G+C含量较高,约占72%.3种鳢之间核苷酸差异明显大于种内,明显的差异性ITS片段可以鉴别3种鳢.采用NJ和ML方法建立的进化树都表明乌鳢和斑鳢的遗传距离最近,而乌鳢和月鳢遗传距离最远.[结论]该研究为鳢属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关系以及种间杂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5.
文章采用16S rDNA技术,对分离自黑龙江省的3株大豆根瘤菌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通过与模式菌株的比较确定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结果表明,3个菌株与慢生根瘤菌亲源最近,利用分析根瘤菌16S rDNA的方法来鉴定根瘤菌的准确性较高,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6.
A novel thermophilic and heterotrophic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train CW-03, was isolated from crude oil well whose depth was 3.2 kilometer. The bacterium was strictly anaerobic; it does not endure acid and its maximum surviving temperature was 70℃. Many short chain organic compounds can be utilized as electron donors, which were acetate, formate, lactate, propionate, pyruvate, butyrate, succinate, malate, fumarate, valerate, caproate, heptanoate, octanoate, decanoate, tridecanoate, pentadecanoate, palmitate, heptadecanoate or ethanol, while sulfate and sulfite were used as electron acceptors. The following substrates were not utilized: benzoate undecanoate, dodecanoate, tetradecane, propanol, butanol, H2+CO2 (80/20%; v/v) and acetate (1mM) + H2. When lactate was used as electron donors, sulfite and thiosulfate, but not sulfer and nitrate, can be used as electron acceptors. Strain CW-03 was motile, curved rod, Gram-positive, pole flagellum and spore-forming.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alignment (accession numbers: AY703032), CW-03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genus Desulfotomaculum with BLAST analysis on line. However, some of its physiology and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s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members of this genus. Therefore, CW-03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 new species, for which we propose the name Desulfotomaculum chinamiddle (Bacteria, Firmicutes, Clostridia, Clostridiales, Peptococcaceae).  相似文献   
107.
18SrDNA序列与同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昆虫18S rDNA序列可以用作种上分类的指标,同翅目中所有胸喙亚目昆虫的18S rDNA序列比头喙亚目及地翅目昆虫的18S rDNA序列长,是典型的分子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北方地区甘草根瘤菌表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峻  陈文新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7):1321-1327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甘草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表型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分析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北方地区的甘草根瘤菌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菌株在数值分类聚类分析中约85%的相似水平上产生2个表观群,有11株菌未与已知参比菌株聚群。16S rDNA PCR-RFLP分析表明,供试的20株菌共产生14种遗传型,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PCR指纹图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的基因组也具有多样性。【结论】在中国北方地区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在Sinorhizobium、Rhizobium和Mesorhizobium属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9.
The Hypocrea lixii/Trichoderma harzianum species aggregate contains a group of taxa (H. lixii /T. harzianum, T. aggressivum, T. tomentosum, T. cerinum, T. velutinum, H. tawa) of which some (e.g. T. harzianum) are important for biocontrol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in agriculture, whereas others are aggressive pathogens of Agaricus spp. and Pleurotus spp. in mushroom farms (T. aggressivum), or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of immunocompromised mammals including humans (T. harzianum). We ch…  相似文献   
110.
烟粉虱复合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 是由具有遗传分化的不同地理种群组成的复合种。本文介绍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世界各国对烟粉虱核糖体ITS1(rDNA ITS1)、线粒体COI(mtDNA COI)基因大量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根据mtDNA COI和rDNA ITS1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可分为5组,即亚洲组(Asia group)、美洲组(America group)、非洲组(Africa group)、澳洲组(Australia group)、B型/地中海/中东/北非/Ms型组(Biotype B/Mediterranean/Middle Eastern/Northern Africa/Biotype Ms group);此外,还包括3个没有特定组的种群,即乌干达(Uganda)、科特迪瓦(Ivory Coast和台湾(Taiwan)种群。地理隔离可能是造成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重要驱动力。许多具有入侵性或生物学优势的烟粉虱种群随着人类活动而传入新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加强烟粉虱生物型的监测,遏制已入侵烟粉虱种群的蔓延,防止新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烟粉虱种群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