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9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林业   455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222篇
  347篇
综合类   1794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653篇
园艺   186篇
植物保护   49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Fengshui forest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rural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of China, have spiritual symbolic meanings and are strictly manag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history, local perceptions and management of fengshui forests in two Buyi villages in the Guizhou Province. With their long history, the fengshui forests are perceived to provide good wishes, security, unity, fortune, wealth and health to the local communities. Fengshui forests act as a form of “community based nature reserve” which maintains the health of natural forests, especially hydrological features and prevention of soil erosion. Cunguimingyue (Folk Regulation and Customs) is the primary local normative mechanism that maintains the fengshui forests in a good condition. The lessons learnt from local fengshui forest management needs to be incorporated in for contemporary China's forest policy formulation as these for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102.
落叶松球蚜红杉亚种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落叶松嫩枝、梢、针叶上吸食汁液。温度和湿度对红松球蚜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在58%-70%时,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落叶松球蚜数量减少;5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施药区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2.4%。  相似文献   
103.
穿孔病是园林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大多数核果类苗木都是易感病品种,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嫩梢、枝干和果实,防治难度比较大。笔者借助显微镜,利用观察法对田间病菌孢子传播情况和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测报分析,取得了测报结果,总结出了田间发病的始期、盛期和末期,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法,并用于田间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本项研究在总结传统育苗的基础上,应用推广了苗木生长调控新技术,新老技术紧密结合配套使用,取得了松树大田育苗的良好效果。通过选择圃地、控制播种量、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并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8月中旬进行切根、剪顶,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马尾松播种量45kg/hm2,培育苗木169.2万株,Ⅰ、Ⅱ、Ⅲ级合格苗出圊率时%,其中优质苗率达53.5%。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菌根丰富,达到了大田优质苗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5.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106.
Abstract  Analysis of long-term catches from the deep peri-alpine Lake Geneva, showed a shift in the stock-recruitment relationship of Coregonus lavaretus (L.), a target species of commercial fishing. This change was mainly related to large-scal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Higher spring water temperatures may have improved larval survival and hence recruitment of whitefish via: (1) a better match between the hatching date of whitefish larvae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zooplankton prey; and (2) the positive temperature effect on larval growth. In Lake Geneva, changes in regulatory mechanisms coupled with stocking and improved water-quality have led to an explosion in the C. lavaretus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relevance of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stock-recruitment relationship for manage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s that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forcing.  相似文献   
107.
对山西省阔叶古树基因资源的自然分布和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育种学研究,从宏观上首次揭示了不同古树树种历经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变迁而保存下来的内在生长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0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GF-I)是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同时也是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启动生长活性的主要介导者。血液中的I GF-I主要来源于肝脏,以内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其他组织;许多肝外组织也能合成I GF-I,其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多种因素调控其表达。本文就猪I GF-I的表达与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与调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稻单株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探究水稻内部调控机制带来了新的变革。大量水稻粒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成功被鉴定与解析,并验证了与之有关的基因功能。目前,已有几条调控粒型的通路得到鉴定,如泛素 -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G 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转录因子调控途径、植物激素途径以及表观遗传途径等。然而,粒型调控网络极其复杂,多数基因上下游的调控组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甚至影响粒型的各条通路间均存在一定的交叉互作。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粒型的不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关键粒型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总结了近年来粒型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结合多组学解析水稻粒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子设计育种,为开发新的高产优质稻育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0.
可调百叶窗式风机工况调节装置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风机性能测试中,风机工况调节一直是制约着风机性能参数自动和重复获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可调百叶窗网栅开度来代替原有形式的工况调节装置,克服了筛网叠加和贴纸条法的难以重复及锥形节流器的气流不均匀等问题,同时结合先进的测控技术、传感器等技术,从而便于实现风机工况调节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