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8篇
  免费   1710篇
  国内免费   2461篇
林业   1529篇
农学   4169篇
基础科学   1029篇
  2489篇
综合类   9169篇
农作物   2214篇
水产渔业   521篇
畜牧兽医   2601篇
园艺   956篇
植物保护   5022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1165篇
  2016年   1264篇
  2015年   1166篇
  2014年   1347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680篇
  2010年   1437篇
  2009年   1330篇
  2008年   1255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987篇
  2004年   845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5篇
  1962年   13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验证了2015—2016年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微波数据集(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基于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WDI )和干旱周百分比(PDW)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灌区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通过两个参考指标检验了SWDI在河套灌区的精度。结果表明:(1)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较好;区域尺度上,SMAP和CLDAS的相关系数为0.65;栅格尺度上,约有69%的栅格表现良好(R>0.5),且多集中在灌区西南部和东北部。(2)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以及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主要集中在灌区的西南部、中部和东部;2015—2016年PDW值略有增大,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3)大气水分亏缺量(AWD)表征的气象干旱在时间上显示2 a内灌区干旱月份为5—8月;空间上,除去地形原因,SWDI和AWD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且有一半格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检验,表明基于SWDI对河套灌区进行干旱状况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2.
为深入认识四川冬春季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特征,利用1980—2016年四川35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气候倾向率和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其冬春季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和贡献率分析了ET0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ET0的年代际变化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空间上呈明显的西南高东部低的分布特征,且高值区范围持续扩大,低值区范围波动缩小。ET0的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春季ET0气候倾向率和空间差异明显大于冬季,且ET0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分布受海拔高度影响明显。ET0的同一日多年平均值自初冬至初春逐渐上升,1月22日—5月2日仅有8 d的ET0值低于多年日平均值,具有明显连续的高值时段。ET0对日照时数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对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对三者均呈高敏感性。平均气温的正贡献率是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相对湿度。研究时段内平均气温的升高对ET0的正效应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对ET0的负效应,超过了日照时数减少对ET0的减少效应,导致四川地区冬春季ET0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3.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普遍发生,而农业干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同时农业干旱还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基于贵州省2015年不同季节的landsat8 OIL遥感数据,利用影像数据所获取的植被覆盖指数和地表温度数据,拟合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特征空间,设计得到贵州省2015年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的土壤湿度,将TVDI作为监测农业干旱状况的指标,得到贵州省2015年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与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有关,且TVDI更适宜中等植被覆盖的土壤湿度反演。贵州省2015年全年旱情较缓,各地区均不存在春旱或伏旱,只有冬季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率较低,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干旱的发生。因此,对农业干旱的监测研究为贵州省农业干旱的监测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为今后减少农业干旱的影响和进一步促进农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树木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挥发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所产生的诱导抗性是树木与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树木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发展了一套互相调节,自身开拓资源,产生生存对策的复杂相互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了树木与植食性昆虫的互相策略,诱导抗性的生物化学基础以及诱导抗性在调节植食性昆虫种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5.
北京植物园引种日本梅花品种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北京植物园 1998年从日本引进梅花品种 39个。通过几年的观察、驯化 ,初步优选出可在北京地区生长的梅花品种 2 9个。 2 0 0 3年冬用电导法测定不同品种的抗寒力。对日本梅花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栽培、养护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提高法库县防旱减灾能力,做好水旱灾害防范与处置工作,针对法库县旱灾发生规律及特点,结合实际抗旱能力,制定了法库县农村抗旱规划。从工程和非工程两方面分析了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实现科学抗灾、减灾。  相似文献   
37.
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台湾青枣各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大棚栽植的的抗冷性,本研究对引种到北京地区的11个台湾青枣品种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生理指标测定,其中包括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电导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在北京地区进行设施栽培能够正常越冬,综合5个生理指标,9号的抗冷性在11个品种中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8.
Night chilling (5 °C) subsequently lowered photosynthetic intensity in the leaves of maize seedlings at 20 °C through an increase in leaf diffusive resistance brought on by lower tissue water content in morning hours. A mor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eaf diffusion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when soil temperature was lowered than in the case of lower air temperature.
The unfavorable effect of soil and air cooling temperature on photosynthesis was limited by air saturated with water vapour. However, as a result of lowering the night temperature from 5 °C to 1 °C,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tective influence of higher atmospheric humidity was decreased.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factors unrelated to plant water status in inhibiting photosynthesis increases with lower night temperatures.
An additional reason for inhibited photosynthesis following cool nights was a decrease in chlorophyll accumulation, below 50 μg per 1 cm2 of leaf area.  相似文献   
39.
Multispecific resistance to benzimidazoles was studied in three selected farms. These farms had bred dairy goats for more than 15 years. The helminths were introduced with the goat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arms which afterwards remained isolated. Nematode resistance could then be related to their own management practices. Faecal egg count tests and egg hatch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intensity of resistance. The generic (infective larvae in faecal cultures) and specific richness (adult worms) were assessed. The resistant species were 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Haemonchus contortus and Oesophagostomum venulosum.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s and egg-hatch assays did not match exactly. Faecal larval counts after treatments gave a distorted picture of multispecific resistance: Haemonchus and Oesophagostomum were very largely over represen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found in the three farms wa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other reports in goat farms of the area. This reduction of diversity might also be due in part to characteristics of breeding management and history (use of permanent pasture and introduction of goat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farm).  相似文献   
40.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