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90篇
  207篇
综合类   1133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6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对新疆城镇等级规模与结构功能,以及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其城镇体系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促进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城镇体系优化途径,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以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2.
记述兵团报、刊历史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兵团报、刊文献资源所反映的军垦文化特色,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3.
BTH对新疆甜瓜过氧化物酶的系统诱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种浓度(25,50,100μg·ml-1)的BTH对耐病品种皇后和感病品种早金的第一片真叶进行诱导处理后,经诱导后不同时间测定第一片和第二片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BTH的三种不同的浓度处理均能诱导出耐病品种皇后第一片和第二片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与空白差异显著,以25μg·ml-1BTH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空白的为最低。第一片真叶的酶活性高峰为诱导处理后的第7天和第16天,第二片真叶的酶活性高峰为诱导处理后的第16天。BTH的三种不同的浓度处理也能诱导出感病品种早金第一片和第二片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但与空白差异不显著。以25μg·ml-1BTH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空白的最低。证明了甜瓜抗病性与甜瓜植株过氧化物酶活力呈正相关。BTH诱导酶活性的效应可以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传导给其它未经处理的甜瓜组织,诱导其它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以25μg·ml-1BTH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4.
森林公园是新疆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新疆森林公园资源整合、共享进行初步的探索,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森林公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
经调查纳曼干脊虎天牛(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l.)在新疆北部危害钻天榆等近20种阔叶树,造成严重危害,在克拉玛依市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每年4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都能见到成虫,卵和幼虫,各龄幼虫终年可见,在该天牛上发现了3种寄生蜂;脊虎天牛菜洛茧蜂,长腹盾长茧蜂(国内新记录)和酱色齿足茧蜂;3种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腐皮镰孢和亮白曲霉。  相似文献   
66.
李春娥  刘秋荣  张丽君 《草业科学》2015,(11):1740-1747
本研究分析了新疆2000-2012年每年的6-9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降水量和植被降水利用率(RUE)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NDVI空间分布均呈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特征,13年间年降水量和年NDVI均呈现北疆递减、南疆递增的特征,但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范围更明显;2)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RUE空间分布对比不明显,年RUE与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相反趋势;3)不同土地类型中降水量和NDVI呈显著正相关(r0.3,P0.05),降水条件对植被空间分布影响明显,不同土地类型中降水和RUE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夏季过量降水对植被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7.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棉花秸秆作为棉花主要的副产物,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可再生资源,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新疆棉花秸秆的资源现状、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对策,旨在为提高棉花秸秆的利用率、增加棉花种植户收益、推动棉花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新疆乃至西北干旱地区作物高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应用在盐碱地改良中,膜下滴灌“有灌无排”模式仅调节耕层盐分分布,并不能将盐分排出土体,长年灌溉容易引起爆发式积盐的风险,而暗管排水是目前公认的改良盐碱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将膜下滴灌与暗管排水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型灌溉技术,充分利用膜下滴灌良好的抑蒸增温、节水抑盐等优势,同时利用暗管将淋洗盐水及时排出土体,使盐碱化土层产生新的水盐平衡,已在新疆盐碱地区开发利用中得到长足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并总结了新疆灌区膜下滴灌结合暗管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及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综述了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对该灌排技术的响应研究,以期为新疆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新疆北疆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1980年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4年土系调查数据汇总,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土壤全氮、全磷、pH、气候和农用化肥施肥量等影响因子,对比分析2个时期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垂直变化特征,研究影响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驱动因素。【结果】 (1)2014年新疆北疆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机碳平均含量总体上比1980年上升1.61 g/kg,变化率4.73%,其中上升最为显著的是灰漠土和棕钙土,变化率分别为20.27%和15.75%。沼泽土的有机碳含量损失显著(27.74 g/kg),变化率81.58%。(2)大部分土壤类型有机碳含量呈现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的趋势;不同土壤类型同一土层相比较,2014年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耕地表层(0 ~ 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比1980年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降低,降幅达24.57%、6.76%、18.15%和121.174%。而2014年棕钙土和灰漠土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则比1980年平均值增加,增幅为15.95%和16.12%。(3)1980年和2014年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22 1,R2=0.116 1,与全磷呈正相关,但与pH呈微弱相关。(4)近40年来新疆北疆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影响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类型、气候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化肥施用量及人类活动。【结论】 近40年来新疆北疆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升高,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相关,受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