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267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37篇
  79篇
综合类   636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8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赤桉4批试验林42个种源4 ̄8年生幼林的生长适应性,抗逆性及其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2.
地方特色植物在昆明的适应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世博园中国园区在设计及建设中地方特色植物的应用分析,得出了地方特色植物在造园时均受到重视的结论,并实际调查造园植物的生长状况,初步掌握各省区地方特色植物在昆明的适应性。经植物区系分析,探讨地方特色植物的异地利用问题,为昆明园林建设中观赏植物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分枝数、茎叶比、生物量、出苗率和越冬率,评价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河西走廊盐碱地的适应性,遴选出适宜河西走廊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SR4030和巨能的出苗率较高,甘农3号的出苗率最低;16个紫花苜蓿品种间株高差异不显著(P0.05);BR4010、WL343HQ、阿迪娜、亮苜2号和WL363HQ的分枝数显著大于标靶和金皇后的分枝数;岩石和德宝的叶茎比显著高于金皇后和骑士3的叶茎比;德宝、亮苜2号和骑士T的产量大于其他品种;亮苜2号和骑士3的越冬率显著高于甘农3号和SR4030的越冬率;阿迪娜和WL343HQ的倒伏率最小,骑士T和标靶的倒伏率最大。以株高、分枝数、茎叶比、生物量、出苗率和越冬率为变量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紫花苜蓿品种聚为6类,综合评判结果认为,亮苜2号、骑士T、德宝适宜种植于河西走廊盐碱地。  相似文献   
44.
海南6种切叶花卉植物橡胶林下套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散尾葵、金心巴西铁、金边富贵竹、莲花竹、龟背竹、朱蕉等6种耐荫型切叶花卉植物在橡胶林下进行套种(扦插)试验,观测这些植物的叶片生长物候期、植株整体感、株高、叶片色泽和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这6种切叶花卉植物在橡胶林下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适应性强弱排序为金心巴西铁朱蕉散尾葵龟背竹莲花竹金边富贵竹,其中金心巴西铁在橡胶林下生长综合表现最好,评价得分最高,为17.22,适合在海南橡胶林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内蒙古四大生态区(黄土高原、阴山北麓、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不同降水年型下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和食葵)的适应性,为优化内蒙古主要作物布局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生态区的典型站点,应用验证后的APSIM模型定量6种作物的潜在产量、雨养产量和产量差,以此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减产率,评估其适应性并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解析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结果】(1)6种作物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10.1 d、8.9 d和1 322.4 kg·hm-2,NRMSE分别为14.6%、19.2%和22.6%,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区域各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潜在干重产量分别为12 024±4 874、7 315±806、6 611±906、2 424±326、2 721±205、4 905±428 kg·hm-2,莜麦与食葵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阴山北麓,其他4种作物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黄土高原。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雨养干重产量分别为3 056±2 902、3 337±1 608、2 974±1 677、912±511、869±618、1 508±984 kg·hm-2,6种作物的雨养产量自西向东递增,在大兴安岭达到最大值。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产量差分别为8 968±5 844、3 978±2 358、3 637±2 122、1 512±832、1 852±749、3 397±1 328 kg·hm-2,除玉米与莜麦外的4种作物产量差自西向东递减,在大兴安岭达到最低值。(3)以雨养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减产率为干旱指标,并参考雨养产量的变异系数,则在雨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区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阴山北麓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丰水年则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燕山丘陵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与莜麦,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大兴安岭区枯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油菜与食葵,平水年与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4)6种作物的相对蒸散与相对产量的线性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R2在0.84—0.99。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度为:油葵>食葵>玉米>莜麦>油菜>马铃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四大生态区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的适应性,6种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雨养条件下,马铃薯在阴山北麓与燕山丘陵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莜麦在阴山北麓的丰水年型、燕山丘陵的平水和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油菜与食葵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而玉米与油葵仅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下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46.
以9个原生种魔芋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深圳地区引种,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适应性、抗逆性、观赏价值表现情况并建立包括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状等3个主要因子共13项次级因子的观赏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疣柄魔芋、珠芽魔芋抗逆性和适应性得分均较高,这2种魔芋引种后适应力强、发育良好、生命力旺盛,能很快适应深圳本地气候;野魔芋、疣柄魔芋、珠芽魔芋、南蛇棒综合观赏性得分较高,定植后植株紧凑,景观效果好,可大力引种并作为新优地被植物进行推广;魔芋和红柱魔芋引种生长势弱,观赏性表现不佳,不建议在深圳地区继续引种。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专业适应性之间的作用,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少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极其不适应;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在社会支持水平和人格特质上有显著差异;专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和内、外向性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人格特点进入总专业适应性的回归方程,可以有效预测专业适应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专业适应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适应潮汕地区温室栽培、能健康生长和进行花期调控的兜兰属植物进行筛选。【方法】以报春兜兰、国王兜兰、长瓣兜兰、硬叶兜兰、杏黄兜兰、亨利兜兰、陈莲兜兰、格利兜兰、红旗兜兰、桑德兜兰10个原生种以及圣斯威森兜兰、爱德华王子兜兰、麦克兜兰、红国王兜兰、迎春兜兰、肉饼类兜兰、魔帝类兜兰7个不同类型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对各品种生长状况、开花情况、花期、株高、花葶长、花茎、花色、花瓣等主要园艺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和花品质分析。【结果】所有引种栽培的兜兰均能成活,除硬叶兜兰和爱德华王子兜兰外,15个兜兰种或杂交种已周期性开花,基本能适应当地温室环境栽培;肉饼类兜兰、魔帝类兜兰、麦克兜兰、迎春兜兰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通过空调温室能调控花期,适宜潮汕地区温室规模化生产。【结论】在潮汕地区引种栽培的兜兰种类均能成活,种植季节或气候不同可能导致一些品种的数量性状出现差异,且不同种类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率表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9.
西宁市林业站结合《抗旱造林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将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青杨雄株、小叶杨、银中杨、山杏、丁香,和引种培育试验区栽植的美国稠李、新疆忍冬、杜梨、文冠果、香茶藨子、海棠,共14种树种种植到海拔 2210~2750米区域,经试验研究:7个树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西宁高海拔干旱地区林相改造选择树种。就上述14个树种生长情况的初步调查进行了成活率和生长量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已成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海洋渔业所涉及的面广、点多、点分散等特点,在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无线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海洋渔业也能象其它行业一样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加快渔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