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6篇
  免费   1225篇
  国内免费   4034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3713篇
基础科学   1076篇
  2835篇
综合类   10096篇
农作物   461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1702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861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922篇
  2016年   1197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205篇
  2013年   1213篇
  2012年   1544篇
  2011年   1521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295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1296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0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选用12个甘薯杂交组合的136个品系的无性1代和2代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重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估算其遗传率。结果表明,大中薯重在两代的选择中都是重点考虑的因素。鲜薯重、大中薯重、地上部重等经济性状的遗传率不高,在早代品系选择时要综合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992.
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其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麦品种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直接杂交,以烟农15为回交亲本对其杂种F1回交2次,再经自交3次,从BC2F4中选出种质系山农0095。利用形态学、细胞学、种子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RAPD和GISH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5平均株高78 cm,穗长17.3 cm,穗粒数74个,旗叶长36.3 cm,旗叶宽3.03 cm,茎秆粗壮,多花多实,繁茂性好;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它与烟农15的杂种F1 在减数分裂中期Ⅰ的大多数花粉母细胞能观察到2个单价体,平均染色体构型为2n=20.08Ⅱ+1.84Ⅰ。A-PAGE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5在β区出现一条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从18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一个特异引物S186(5?-GAT ACC TCGG-3?),能够在山农0095中扩增出一条约900 bp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标记为S186900;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标记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的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0095的42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完整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小麦-中间偃麦草的二体异代换系。  相似文献   
993.
小麦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以出粉率、湿面筋、沉降值和粉质仪测定值为指标,对征集于北方冬麦区和国外的4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多数属于中、高出粉率品种;高面筋含量品种占48.9%;而绝大多数品种属中、低沉降值类型。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三性状的聚类结果表明,64.44%的品种属于弱筋力种质,而强筋力材料仅占4.44%。因此,加强优质种质引进、筛选和面包烘烤品质的改良,仍是我国近期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94.
以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处理甘薯萌动种子。筛选对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反应不敏感、能过量积累赖氨酸的个体.探讨了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对鲜薯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赖氨酸的改良效果,并初步研究了R_1,R_2和R_3的遗传表现.研究认为,赖氨酸及其类似物处理甘薯萌动种子可明显地提高后代鲜薯的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且可通过无性繁殖加以固定.  相似文献   
995.
玉米精量施水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王米.又能同时施水、施肥的小型播种机。该机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农业技术要求,调节每穴施水量、施肥量和播种量;种子和肥料分开,避免了肥料烧苗;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具有鼠道特征,实现了自动覆土,防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996.
盐城市稻茬麦田泽漆发生较 2 0世纪 80年代前大为严重 ,其发生高峰在小麦播种后 15~ 2 0d ,全生育期约 2 0 0d。泽漆发生密度和小麦产量损失及穗数减少均呈直线函数关系 ,其危害临界期在 2月 2 5日~ 3月 2 5日之间。化防试验结果表明 ,冬前应用 2甲 4氯 +使它隆或 2甲 4氯与巨星合剂均可有效地防除麦田泽漆  相似文献   
997.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a F2 population of 147 plant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wheat male fertility restorer line 2114 and a male sterile line ND44A. Out of 43 primers examined, 18 primers produced distinguishable, polymorphic bands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Linkage analysis in the mapping population showed that two markers UBC-808 and UBC-848 we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restorer gene R f6 of the Triticum timopheevii CMS syste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markers and the restorer gene was 7.9 cM and 4.9 cM, respectively. Also two parents were screened with 181 pairs of SSR primers, of which, 34.3% showed polymorphisms. But no locus was found linked with the restorer gene.Compared with the SSR technique, the ISSR approach used in the experiment provided more information and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method to identify alien fragments.  相似文献   
998.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99.
以普通小麦显性核不育材料(Tal 小麦)和 Tal.Kr.phlb 综合体为基础材料,用天蓝偃麦草、八倍体小偃麦和八倍体小黑麦为异种属优良基因的供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al 小麦和 Tal.Kr.Phlb 综合体与天蓝偃麦草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可达26.4%和31.7%。八倍体小偃麦是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杂交良好的桥梁材料。Tal 小麦和 Tal.kr.phlb 综合体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当代结实率分别可达36.95%和41.76%。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以上杂交组合的 F_1中可以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771—56"(早中熟)和"疫不加"(中晚熟)两个品种,分春、秋作,共6个播种期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对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长短都需要一定的度·日温度积累。播期不同显著影响匐匍茎形成和块茎形成的早迟,但不影响度·日数的变化,品种和季节不同,度·日数也不同。块茎形成不仅要求一定的度·日温度,而且要在一定的温度(16℃左右)条件下,块茎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4~22℃,而最适温度为17~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