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36篇
  114篇
综合类   1298篇
农作物   90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模拟酸雨对茶园土壤中铅的溶出及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良纲  周俊  罗敏  张丽娜 《土壤通报》2005,36(5):695-699
采用模拟酸雨连续淋洗的方法,研究了茶园土壤的酸化以及不同铅污染程度土壤中铅的溶出和形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的酸化程度受酸雨酸性强度的控制,酸雨pH越低,土壤酸化程度越强;土壤中铅的溶出总量随模拟酸雨的酸度和土壤本身含铅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土壤滤液中铅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只受模拟酸雨的pH影响;土壤铅污染程度越严重,其中的活性态铅含量越高,同时pH<4.5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非活性态铅大量向活性态转化,这将导致土壤中铅的活化而增加其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2.
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加快标准园建设、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山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绿化苗木是国土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在对庐江县绿化苗木发展现状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化苗木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发展绿化苗木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夏秋茶的一些对策,如研究新工艺、开发夏秋茶新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推行机械化采摘,增强政策扶持力度等,旨在为今后夏秋茶发展提供思路,推动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皖南茶园群落主要虫生真菌的致病谱及致病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了皖南茶园韦伯虫座孢、座壳孢、蚧侧链孢、球孢白僵菌和根虫瘟酶5种主要虫生真菌的致病谱和致病链。  相似文献   
106.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2007,22(4):40-42,75
针对当前制约广西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茉莉花园和茶园产地环境质量、茉莉花和茶叶生产技术、加工窨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研究探索茉莉花茶生产、管理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7.
低丘红壤低产茶园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红黄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一部份为低丘红壤。实践证明,茶树是红黄壤地区农作物生态体系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战略性经济作物之一。石门农垦场以茶为主,1979年以前连年亏损。1979年开始在摸清茶园基础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4063亩低产茶园进行了综合治理,历时9年,从根本上改观了茶园面貌,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7年茶园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1978年提高118.6%,1987年340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达到211.3公斤,使茶叶总产量、单产、总产值、上缴茶叶税收和茶叶净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加2.34倍、1.66倍、5.98倍、2.49倍和6.95倍。种茶工人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506元,比1978年增长9.44倍。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茶树扦插育苗新技术,采用短穗长侧枝扦插,并配合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相结合的方法,对茶树扦插育苗以及快速出圃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及出圃明显提高,育苗期明显缩短,最高成活率达100%;出圃率达90.2%;育苗期为4~5个月,比短穗扦插缩短6个月以上;苗圃可连续使用,病虫及杂草明显减少;有利于节省育苗成本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可以为茶园生态建设以及茶园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两个取样尺度下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1)小尺度下,茶园土壤CEC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8.84%),相关距离高达1 818 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2)微尺度下,茶园土壤CEC仍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6.52%),空间相关距离达311 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尺度下土壤CEC在坡度方向变异明显,横坡方向变异最弱;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表明其在东北至西南方向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并在垂直方向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微尺度下土壤CEC的变异方向与小尺度下不同,在接近坡度的方向空间变异明显,接近横坡方向变异最弱;土壤CEC沿横坡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并伴随部分斑块状分布,从坡面至上而下,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根据茶小绿叶蝉的双峰型年份的一峰期各旬虫口密度数据,分别对上升期、下降期和全峰期(累计虫口百分率)作数学模拟,揭示其种群数量的动态规律。研究阐明一峰上升期种群数量是指数曲线(y=aebx)增长动态;一峰下降期种群数量呈直线形式(y=a+bx)下降;全峰期的累计虫口百分率变化符合loaistic曲线轨迹(y)。研究还阐明了双峰型年份夏茶严重遭灾的根本原因是占全峰期总虫量68%的虫口发生在夏茶萌发、生长和采摘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