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93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29篇
  191篇
综合类   441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淹水对5种禾本科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氧电极和叶绿素荧光相结合测定的方法研究华南地区常用于水土保持的硬穗钝叶草、地毯草、宽叶和细叶百喜草、香根草等5种禾本科植物在不同淹水时间下的反应 5种植物生长于完全淹水的环境中,分别在第9、18、27、36、45、54d测定 淹水处理使地毯草总叶绿素含量随着淹水天数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色素破坏明显;细叶百喜草和香根草则随着淹水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光合色素破坏不明显 淹水对植物的暗呼吸速率影响不同 原初光化学速率Fv/Fm在淹水影响下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v/Fm下降相关的荧光参数Fm,Fv和Fo在3种植物中反应不同 叶绿素荧光测定的结果表明淹水反应中香根草、细叶百喜草的PSⅡ活性比地毯草具有较高的稳定性,qN增高,热耗散保护性作用增强 丙二醛(MDA)的相对含量,在18d淹水里钝叶草、宽叶百喜草和香根草呈现下降的趋势,后2者在淹水27d以后受刺激增高  相似文献   
9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分干涉差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烟草假单胞杆菌菌落的发生、形成及排列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菌落中该菌呈平卧状紧密排列;菌落边缘整齐;菌落表面及菌体之间有细菌的分泌物。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菌菌落的发生、形成按分层式进行,即细菌先在培养基平面上繁殖成一层,然后在该层的中心隆起,分裂繁殖成第2层,并继续按此方式形成第3层、第4层等。菌落的边缘呈梯田状,菌体平卧紧密排列。  相似文献   
93.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第三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视前隐窝有密集的纤毛和徽绒毛,且呈均匀分布。由第三脑室侧壁的背侧向腹侧过渡,纤毛密度逐渐增加。漏斗隐窝的结构最复杂,是多纤毛区、少纤毛区、无纤毛区和伸张细胞区交错排列形成的嵌合体,并分布有大量的泡状结构。存在于侧壁的室旁器的结构特征为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伸张细胞仅存在于漏斗区,互相排列成蜂窝状,表面分布有少量分泌小泡和微绒毛。在鸡第三脑室的各部均发现了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94.
感染玉米粗缩病毒后玉米植株的超微结构病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接种后感染玉米粗缩病毒 (MRDV)的玉米植株的叶片及侧根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受侵染的玉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有所减少 ,细胞质丰富 ,细胞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液泡膜发生明显内陷 ,随着病情的严重液泡膜内陷加剧 ,呈极度松弛状态 ,局部破裂 ;叶绿体被膜破裂 ,轻者成为一松弛的单膜结构 ,严重者被膜完全消失 ,叶绿体中的片层膜系统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淀粉粒。线粒体及细胞核形态异常 ,随着病害的加重 ,线粒体逐渐肿大 ,基粒缩小 ,膜破裂 ,类囊物流入细胞中 ,细胞膜破裂。在玉米植株的根部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病毒粒体 ,这些粒体大多集中在细胞壁处形成病毒质体。感病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核、质膜及胞间联丝中均未见病毒状颗粒  相似文献   
95.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据头胸部的后半部分和腹部的大部分;中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和中肠腺小管细胞的游离端均有纹状缘,无角质膜。后肠很短,无纹状缘。消化道上皮细胞有无纹状缘是区分中肠与前、后肠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6.
模拟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技术、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试着阐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方法与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97.
报道了马铃薯Y病毒两分离物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大小以及它们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从山东省主要烟草和马铃薯种植区病毒样品中分离到两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分别为PVY-T 和PVY-P.两分离物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表现、体外抗性、蚜传特性、血清学以及病毒粒体大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些结果与作对照的PVY标准株系PVYN 和PVYO相比较,初步推测分离物PVY-T属于PVYO株系 ,而P VY-P则属于PVYN.通过对受侵染寄主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PVY分离物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特征、内含体以及与寄主互作后所引起的细胞病变也明显不同,这些可能成为区别PVY不同株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8.
野蚕黑卵蜂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 Wu et Chen触角上存在着9种感觉器。其中锥形感器、毛形感器Ⅰ型、具沟端弯感器、多侧孔感器、栓锥感器和钟形感器雌雄均有,仅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毛形感器Ⅱ型和端孔坛形感器只在雌蜂触角上存在,而端突柱形感器则为雄蜂所特有。感器种类、数量和分布在性别间的差异,为研究该蜂寻找生境和寄生行为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转基因水稻花粉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及在花柱内的生长过程,以明确两者之间不亲和性发生的阶段,为判断其能否发生基因漂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两种转基因栽培稻(Y003和99t)的花粉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率均比药用野生稻自花授粉的低,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速度较慢,且分别在到达花柱中部(Y003)或花柱基部(99t)时停止生长,顶端异常膨大,杂交子房逐渐萎缩,结实率为0。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不亲和的原因是花粉管在花柱中停止生长、不能进入胚囊完成受精,在自然条件下转基因栽培稻中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00.
探讨了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可行性.利用12个动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和14个植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平均光谱来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压缩,模型的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分别为0.969、0.090.4个配合饲料样品作为外部验证未出现误判.结果表明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