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75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揭示叶片尾迹结构随偏航角变化的响应特征,该文以直径为1.4m的水平轴风力机为模型,利用高频PIV开展了尾迹流场特征的试验测试,探究了尾迹膨胀、叶尖涡耗散与来流风速、接入负载(即叶片转速)、偏航角度间的关联性和关联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不偏航时,随着发电机接入负载的增加,尾迹流动向风轮外侧膨胀的趋势变大,外流场与尾迹流场间的掺混效应加剧,从而导致叶尖涡耗散速率加快;偏航时,偏航行为会使尾迹流场向风轮内侧收缩,且收缩速率会随着偏航角的增加而变大,此时外侧流场与尾迹流场间的掺混效应减弱,从而导致叶尖涡扩散速率减小。测试结果同时揭示:在叶尖涡脱落的初始阶段,涡量值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同时,偏航状态下,叶片转速的增加会促使最大涡量值点提前出现,且提前出现的趋势会随偏航角的增大而加剧。该文以试验测试的方法揭示了叶片的尾迹膨胀和叶尖涡耗散特征,相关成果对于叶片尾迹结构组成和输运规律的深入探究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土地资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学评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厘清其效率损失原因与改善路径,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1990—2016年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定量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原因,并给出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较高,1990—2016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效率均值为0.889;2)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综合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规模效率影响能力强于纯技术效率;3)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来看,区域间效率变化轨迹差异显著,非均衡发展趋势较为突出,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征,梯形层次明显;4)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来看,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5)从效率损失原因来看,种植业产值产出不足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种植业从业人员等要素投入冗余是次要原因;6)从效率改善路径来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范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是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形势、识别存在问题和优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政府制定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iates forest gaps from canopies at large regional scale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o study the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rocesses of object-based forest gaps classification at a regional scale, we sampled a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in northeast China at Maoer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3.7 points/m2) data were collected as the original data source and the canopy height model(CHM) and topographic dataset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LiDAR data. The accuracy of objectbased forest gaps classification depends on previous segmentation. Thus our first step was to define 10 different scale parameters in CHM image segmentation. After image segmentation, the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lassify three kinds of object classes, namely,forest gaps, tree canopies, and others. The comm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classifier with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kernel(RBF) was first adopt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classification features(vegetation height features and some typical topographic features) on forest gap classification.Then the different classifiers(KNN, Bayes, decision tree,and SVM with linear kernel) were further adopted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lassifiers on machine learning forest gaps classification. Segmentation accuracy an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Mo¨ller's method and confusion metrics, respectively. The scale parameter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object-based forest gap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 at different scale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two optimal scales(10 and 20) that provided similar accuracy, with the scale of 10 yielding slightly greater accuracy than 20. The accura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by using combination of height features and SVM classifier with linear kernel was91% at the optimal scale parameter of 10, and it was highest comparing with other classification classifiers, such as SVM RBF(90%), Decision Tree(90%), Bayes(90%),or KNN(87%). The classifier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orest gap classification, but the fewer parameters in the classifier equation and higher speed of operation probably lead to a higher accuracy of final classifications.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can extract forest gaps at a large regional scale with appropriate classification features and classifiers using LiDAR data. We note, however, that final satisfaction of forest gap classification depend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scale(s) of segmentation.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以获得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预干燥后的苹果片进行微波膨化,探讨切片厚度、含水量、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4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苹果脆片膨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切片厚度、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苹果脆片膨化率影响显著,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膨化率影响显著;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6mm,含水量18%,微波功率中档,膨化时间30.0s。【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可以优化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生产工艺,只要掌握适宜的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就能获得质地和风味俱佳的苹果脆片。  相似文献   
995.
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立足专业实际,着眼专业拓展,构建了独特的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了实践项目的实施方法,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实践效果显示,创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业务知识和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也促进了专业的稳固发展。这种实践活动和培养模式对传统农科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桃果实迅速膨大期生长调节剂及摘心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山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在桃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采取喷施1 200、1 600和2 000 mg/L多效唑,20mg/L DA-6和20 mg/L DA-6+1 600 mg/L多效唑混合喷施和摘心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DA-6均显著提高了桃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桃果实果皮花色苷含量,但20 mg/L DA-6处理降低了果皮花青苷含量;摘心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仅对单果重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表明:1 600 mg/L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促进优质果的生产,是优于其他处理方法的一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7.
麻昌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90-8692,8697
基于"资源诅咒"和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理论,以糖蔗产量、成品糖产量衡量糖业集群的规模,以产率(出糖率)、产销率和工业产值以及利润率衡量糖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根据崇左市相关数据,对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糖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品糖为崇左市糖业创造的利润空间已经接近极限;产业大而不强;政府干预多,集群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竞争力度明显不足;产业链延伸长度有限。提出了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发展的措施:调整结构,提高甘蔗种植技术;做长产业链,提高糖业经济效益;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协调上级区域,建立食糖价格调节基金;加快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规避"资源诅咒"。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98.
黄喉貂直针毛扫描电镜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谢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81-15682
[目的]为黄喉貂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黄喉貂背部、腹部、颈部、喉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5个部位的主要鳞片类型均为杂波型,背部和颈部的毛鳞片类型及排列较为相似。与同科的其他种类毛相比,主要鳞片的类型极为相似,但比例存在差异。[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马明  董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613-6615
在分析黄山市中心城区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黄山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田坝村茶业发展现状,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对茶树宽窄行排列种植技术、茶园人工生态群落技术、茶园果茶间作技术、茶树密植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节能增效技术、猪-沼-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进行"3R"原则分析,以田坝村为例,提出了茶树栽培循环经济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