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75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Rapidly expanding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of Australia threatens the flow regime and ecological integrity of the few large dryland rivers and their immense floodplains. Efforts to manage and conserve the surface waters of these rivers are hampered by limited scientific data on the ecology of their flora and fauna and on their responses to the high natural variability of flow regime that typifies dryland rivers. Irregular floods connect channel and floodplain wetlands to differing degrees and for varying periods of time but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nectivity is poorly understood. On Cooper Creek, a large dryland river in central Australia, we explored the degree to which assemblage composition varied with connectivity and hydrological regime. Shortly after protracted regional flooding, we sampled 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from the principal microhabitats in 12 channel and floodplain wetlands. Ephemeral and temporary lakes tended to have fewer taxa than semi-permanent channel or terminal lake habitats. Although hydrological connection had only recently been lost for some wetlands, there was already evidence of divergence in 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 composition. Disruption of the natural variability in connectivity and hydrological regime by excessive water abstraction or river-flow regulation threatens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 biodiversity of dryland rivers. Preservation of the irregular flow regime and sporadic connectivity underpins conservation of the mosaic of floodplain wetlands that play such a crucial role in the ecosystem functioning of rivers such as Cooper Creek.  相似文献   
92.
潘贤章  赵其国 《土壤学报》2005,42(2):194-198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数据的缺乏,很难获得解放后我国城市扩展的完整过程。本研究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7个时期的航空图片和卫星数据,分别对宜兴市194 9、196 6、1981、1984、1992、1996和2 0 0 0年的城区范围和耕地被占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5 0多年来宜兴城区面积从1 5km2 扩展到13 5km2 ,翻了3番多;城市扩展过程呈现两个阶段,即194 9~1984年的缓慢扩展阶段和1985~2 0 0 0年的快速扩展阶段,前一阶段年均扩展速度仅3% ,而后一阶段年均扩展速度达到2 1% ;各个时期城市扩展占用的土地中90 %以上是高质量的耕地,表明城市扩展成为耕地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分析显示,城市扩展与工业发展关系最密切,工业发展为城区扩展提供了动力,而城区面积与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关系数在三个产业中是最高的,表明宜兴城区成为该县第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从空间扩展过程来看,宜兴城区1984年以前沿着老城区零散填充式扩展,此后沿着公路快速扩展,并逐渐呈块状填充式扩展。由于宜兴处于苏南水网发达地区,水系严重制约了城市扩展的方向,而道路和桥梁建设则导引城市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需要。该研究基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历史及现状,重点分析了厦门市农地流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基于GIS技术,针对大姚县山地城镇的特点,从自然基础类、社会经济类、生态影响类3个角度共选取坡度、地质灾害、地基承载力、交通通达度、城镇区位、建设规划、生态因子、农田保护8个弹性因子和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2个刚性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对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评级结果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等高度适宜建设区面积为521.83 km2,占总面积的12.94%;二等中度适宜建设区面积为911.81 km2,占总面积的22.62%;三等限制建设区面积为l 290.66 km2,占总面积的32.01%;四等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 307.54 km2,占总面积的32.43%.大姚县龙街乡东北部地区、赵家店乡的东南部地区、县城金碧镇坝子周边、新街乡中部偏西地区可以作为该县近期城镇空间拓展区域.  相似文献   
95.
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延安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论证出延安烟叶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发扬延安精神、做强延安烟草”、坚持“巩固、规范、创新、发展”的方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确保延安烟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6.
对广西20种木材的吸水性和湿胀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材的吸水性与木材密度成反比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56.5716+115.818/x。除个别树种外,浸水8~12昼夜,湿胀性便达到稳定。在针叶树材中,差异湿胀与木材密度成反比,而在阔叶树材中,这种关系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近些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形成了巨大压力,并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文中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88~200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1)近些年,宝鸡市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缓慢扩展期(1988~2000年)和高速扩展期(2000~2005年)两个阶段;2)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较好的连通性,并且呈增强趋势;3)外延式扩展是研究期内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类型,扩展比重为外延式>填充式>跳跃式。通过研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数据,为寻求优良扩张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天津市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dsat卫星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等技术手段,通过梯度带和梯度方向分析,对研究区2000、2005和2010年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景观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城市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10年间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景观格局变化较大,城市化较高区域主要以建设用地为主,尤以外环附近建设用地增长最快,并出现不断向外转移的趋势,具体扩张方向以东南和西侧为主,主要归因于天津市城市规划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面对快速城市化的响应,区域绿地/农田与河流/湖泊用地遭到大范围侵占,两个时期变化强度中,2005~2010年变化最大,且最高强度值不断向滨海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99.
李丹丹  周杰  范伟欣  张平  李思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567-15568,15584
[目的]研究羧甲基菊糖的阻垢效果。[方法]采用比较静态阻垢法对影响阻垢效果的羧甲基菊糖浓度、pH值、钙离子浓度、温度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试验确定最佳阻垢条件为:羧甲基菊糖用量16 mg/L、Ca2+浓度小于250 mg/L、pH为8.0、温度80℃,此时羧甲基菊糖的阻垢率为93.4%。[结论]为今后羧甲基糖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在2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蚕豆微波膨化的工艺.结果表明:蚕豆微波膨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24h、沥干时间18h、微波功率900W、微波加热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蚕豆的膨化率可达65%,且颜色金黄,无腥味,酥脆适口.适量添加0.5%NaHCO3可以明显改善蚕豆微波膨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