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7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04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1篇
综合类   1633篇
农作物   635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420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1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利用SRAP标记分析文心兰部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30对引物组合对33份文心兰种质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19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产生27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4.6个多态性条带,相似系数在0.280~0.927。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值为0.37时,可将33份文心兰种质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厚叶大花品种,第Ⅱ类为厚叶小花品种,第Ⅲ、第Ⅳ类均为类薄叶品种。 结果表明,文心兰种质的聚类与其遗传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ISTR在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反向序列标签重复技术( inverse sequence-tagged repeat, ISTR) , 对柿属7个种, 包括柿(Diospyros kaki Thunb. ) 、君迁子(D. lotus L. ) 、浙江柿(D. glaucifolia Metc. ) 、油柿(D. oleifera Cheng. ) 、金枣柿(D. sp. ) 、老鸦柿(D. rhombifolia Hemsl. ) 和美洲柿(D. virginiana L. ) 共32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ISTR可区分供试柿属植物中的30份; ISTR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柿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供试的中国与日本原产柿种质分别聚类; 新发现的中国甜柿变异类型与日本甜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且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可能是潜在的育种资源。ISTR标记可在柿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4.
选用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和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微卫星(SSR)标记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了亲本及后代群体间的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了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杂交后代的筛选、种质创新及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以亲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40对不同的引物进行电泳共筛选出23对位于多条染色体上的差异引物,其多态性比例为55.0%。通过聚类分析所有材料可聚类为以下几类:母本晋大62(CK1)和后代6~13号材料聚为第一大类,父本诱处4号(CK2)和后代25~31号材料聚为第二大类,而1~5、14~20聚为第一小类,21~24、32~35聚为第二小类,这两小类材料与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5.
由于缺乏传统遗传标记,花生遗传连锁的报道极为罕见,迄今未发表经典的遗传图谱。发展稳定可靠的AFLP标记,将为基因分型应用于新品种保护、良种保纯、杂种鉴定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在建立适合花生AFLP分析的DNA提取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花生AFLP分析的技术方案。AFLP分析结果表明,6个花生杂交亲本间存在一定差异。四对引物共计扩增出307条长度不同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60条,占总条带数的52.1%。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多态性程度高的杂交亲本,为进一步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6.
Eleven nitrate non-utilizing (nit) mutants were recovered from six isolates of Magnaporthe grisea cultured on MM media amended with 60 g/L potassium chlorate, with a frequency of 1.42 %. Some bi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growth rate, growth biomass, cultural characters, conidial production, sexual reproduction ability, and pathogenic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nit mutants and their parent isolates.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nit mutants were resistant to chlorate. Some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growth rate on YPSA, conidial production ability on TPSA, pathogenici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it mutants and their parent isolates. Mating type didn‘t change, but perithecia production ability of fertile isolat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ir parent isolates. Therefore, the nit can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to study the genetics such as pathogenicity, fungicide resistance in Magnaporthe grisea.  相似文献   
77.
78.
从基于集群分离分析法、杂交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功能基因分子标记4个方面对苹果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辅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苹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揭示重要性状的遗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微卫星标记在RR-B系剑尾鱼遗传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9对微卫星引物对RR-B系剑尾鱼和红眼红体的非选育系剑尾鱼进行PCR扩增,有46个微卫星座位能获得稳定的扩增产物,7个微卫星座位能区分RR-B系与非选育群体剑尾鱼。7个微卫星座位在选育系剑尾鱼为单态纯合,而在非选育群体具有多态性,座位Msa014鉴定RRB系剑尾鱼排除概率最高,为98.75%,座位Msd003排除概率最低达到了87.50%,其余5个座位排除概率介于两者之间。为方便今后的遗传监测,对RR-B系剑尾鱼样品的7个微卫星座位进行了测序,确定了其大小和具体的微卫星结构。本实验建立了RR-B系剑尾鱼分子检测方法,为实验动物剑尾鱼的遗传监测奠定了基础。图4表3参23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