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8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1227篇
林业   334篇
农学   2157篇
基础科学   80篇
  488篇
综合类   4610篇
农作物   1380篇
水产渔业   442篇
畜牧兽医   1504篇
园艺   767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55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中国瓜菜》2017,(7):8-12
红果番茄GF基因位点的绿果肉(green-flesh,gf)突变体有gf、gf~2、gf~3、gf~4、gf~5共5种等位基因,因其特殊的果实颜色而受到大众喜爱。笔者调查发现,gf位点突变体具有抗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功能,但有些棕果番茄并不是gf位点突变体。从300份候选材料中选取6份棕果番茄材料,并以易感褪绿病毒的番茄红果材料‘T2015-47’为对照,以gf位点特异引物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T2016-33’不能酶切出109 bp和57 bp的特异条带,为gf基因突变体;‘2012-2’酶切出187 bp和171 bp的特异条带,为gf~2基因突变体;‘T2015-66’和‘T2016-32’酶切出216 bp和18 bp的特异条带,为gf~4基因突变体。建立了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准确鉴定出棕果番茄是否为gf位点突变体的方法,为选育抗褪绿病毒的棕果番茄品种提供了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明确云南地方稻资源的籼粳属性及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利用云南地方稻资源改良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9对InDel籼粳特异性标记对来自云南12个地州69个县区的406份云南地方稻资源进行籼粳属性分析,通过计算云南地方稻资源在39个InDel位点上的籼粳基因频率,确定其籼粳类型;并对倒伏性、芒长、颖尖色、谷粒形状、株高、穗颈长、穗长、有效穗数、剑叶长、剑叶宽、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结实率、谷粒长和谷粒宽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406份云南地方稻资源中有303份籼型稻(典型籼稻、籼稻和偏籼),占74.63%,其中典型籼稻77份、籼稻214份、偏籼12份;中间型资源11份,占2.71%;粳型稻(典型粳稻、粳稻和偏粳)有92份,占22.66%,其中典型粳稻36份、粳稻54份、偏粳2份.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粳型基因频率与穗颈长、谷粒宽、芒长、穎尖色、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谷粒长和谷粒形状等11个表型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其中与谷粒宽(r=0.374)的正相关性最高,与谷粒形状(r=-0.429)的负相关性最高.[结论]云南地方稻资源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InDel分子指数法所划分的7种籼粳类型在406份资源中均有出现,且其籼粳属性的分化与多个表型性状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尤其与谷粒宽(极显著正相关)和谷粒形状(极显著负相关)的相关性最高.因此,利用云南地方稻资源进行籼、粳稻定向改良及选育时应综合考虑谷粒宽和谷粒形状2个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94.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为转抗虫基因红花性状标记杂交种,特有的外观特点成为其随身携带的"防伪标签",可直观地鉴定真假杂种及纯度。  相似文献   
95.
《分子植物育种》2020,(8):2769-2770
1刊登范围本刊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木和草业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优良种质培育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96.
利用5个锈病成株期抗性基因的KASP标记Sr2_ger9 3p、Lr34jagger、CSTM4_67G、Lr68-2、VPM_SNP和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KASP标记TaHRC-KASP,对云南省育成的4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旨在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优异小麦种质,为云南省持久抗病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材料。结果表明,4个材料含兼抗型成株抗锈病基因Lr34/Yr18/Sr57,频率为9.52%;6个品种(系)含兼抗型成株抗锈病基因Lr67/Yr46/Sr55,频率为14.29%;7个材料含抗慢叶锈病基因Lr68,频率为16.67%;含兼抗型成株抗锈病基因Sr2/Yr30和成株抗叶锈基因Lr37的材料各有1个,频率均为2.38%;未检测出含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品种(系)。云麦69、云麦75、云麦56、宜麦1号和宜麦3号等兼有2个成株期抗锈病基因,可作为今后云南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97.
98.
基于ISSR指纹的甘薯食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ISSR分子指纹技术检测甘薯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是鉴定甘薯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选用6个ISSR标记对17份甘薯品种进行了DNA指纹扩增,共扩增出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50条,多态性水平为90.91%;UBC825引物扩增出带型最多,有16种;根据Nei’s遗传距离计算获得的聚类树状图表明,在GS为0.625时,参试的17份甘薯品种分为4个组群;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顶芽菜用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877,叶柄食用品种和烤薯型品种之内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78和0.740。结果表明甘薯主要食用间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同类型品种间却又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这类品种需要引进或创制新资源。  相似文献   
99.
为了给民航事业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空管设备大量采用国内外先进设施设备,且配置多种备份和冗余措置。空管设备的稳定运行存在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本文将探讨切换电时,空管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