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3篇
  5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01.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在拟水狼蛛、拟环纹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青翅蚊形隐翅虫及稻纵卷叶螟六个种群共存系统中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被捕食量的数学模型。检验表明,所建立的五个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被捕食量与供试的六个群之间的关系,文中还应用多年大田系统调查的资料来对模型进行较正。  相似文献   
102.
王亚麒  刘京  芶剑渝  袁玲 《土壤学报》2022,59(3):808-818
采集遵义市15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的土壤,包括撂荒地(对照)、烤烟连作—单施化肥、烤烟连作—化肥有机肥配施、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烤烟玉米轮作—化肥有机肥配施等处理,通过土壤悬浊液与培养液混合培养技术、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及常规分析,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玉米轮作、施用有机肥和撂荒地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增多,种群多样性增加,说明土壤生态环境改善。将土壤悬浊液接种至微生物培养液中,培养期间混合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以烤烟玉米轮作高于烤烟连作,化肥有机肥配施和撂荒地高于单施化肥,其中以烤烟玉米轮作—化肥有机肥配施最高,烤烟连作—单施化肥最低,说明合理种植和科学施肥有益于土壤无机磷的活化,在遵义烟区提倡烤烟玉米轮作—化肥有机肥配施很有必要。在混合液中,氢离子与溶解钙磷、有机酸与溶解铁磷和铝磷显著相关。与溶磷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相比,土壤悬浊液培养既能反映微生物的溶磷特征,又更接近土壤微生物菌群复杂的溶磷状况。在供试土壤微生物中,存在柠檬酸合酶、蛋白葡萄糖脱氢酶和苹果酸合酶等的合成通路,处理间的差异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释合理轮作和化肥有机肥配施促进土壤无机磷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3.
辽宁玉米-油菜复种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对玉米收获后复种油菜的栽培技术与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种油菜可延长土壤绿色覆盖时间,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油菜用作绿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性能。油菜生长速度快,可作为蔬菜开发,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关中灌区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将磷肥施于小麦,每kgP2O5平均增产14.9kg,后作玉米平均增产7.3kg,磷肥利用率25.6%,比等量磷肥施于玉米的增产效益高。施磷肥后,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多,耕层下土壤因得不到磷素补充,有效磷含量减少较多,年生产粮食10.5~12.0t/hm^2,年需要施磷肥(P2O5)105~120kg/hm^2,可维持土壤磷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5.
用圆柱形细胞培养瓶,对草鱼吻端组织ZC—7901细胞适应旋转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细胞接种浓度、旋转速度及细胞生长速度等有关参数。试验表明ZC—7901细胞能适应于旋转培养,适应后的细胞对草鱼出血病病毒仍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6.
魏自民  赵越  周连仁 《玉米科学》2003,11(2):075-077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区玉米子粒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风沙土区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为:N:131.04~148.32 kg/hm2、P2O5:102.20~109.00kg/hm2、K2O:101.22~106.59 kg/hm2、Zn:92.36~102.64g/hm2相似文献   
107.
探讨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可为多元化轮作模式下水稻提质丰产增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材,通过大叶芥菜-水稻、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大叶芥菜、油菜、小麦3种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与不同氮肥运筹(常规施纯氮量为150 kg·hm~(-2), 4︰4︰2和3︰3︰4两种基肥︰蘖肥︰穗肥比例运筹,及根据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地力水平和斯坦福方程计算施氮量和基肥∶蘖肥∶穗肥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研究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与氮肥优化配施对杂交籼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并探讨多元化轮作模式下杂交籼稻提质丰产的调控途径。结果表明,3种轮作模式下作物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产量和米质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且两因素对产量、垩白粒率、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大叶芥菜秸秆(G)分别较油菜秸秆(R)和小麦秸秆(W)还田处理增产1.1%~7.8%、10.5%~19.8%,且大叶芥菜-水稻模式相对其他轮作模式能进一步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改善食味品质。3种轮作模式下水稻季施氮处理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且均以N2处理(施氮量150 kg·hm~(-2),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为3︰3︰4)产量最高,在此基础上3种轮作模式相对于N2处理分别减少氮肥用量16.7%(N-G处理)、30.0%(N-R处理)和16.7%(N-W处理),产量分别减少2.6%、1.7%和5.8%,其中大叶芥菜-水稻、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水稻减产不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食味品质,达到提质稳产节氮的效果。综合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大叶芥菜-水稻轮作模式下,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至125kg·hm~(-2),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为3︰3︰4,为本试验最优组合;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氮肥施用量分别为105 kg·hm~(-2)和150 kg·hm~(-2),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为3︰3︰4为宜。  相似文献   
108.
王璐  肖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78-80
稻谷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提高粮食产量迫在眉睫。而氮素为作物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优化管理氮素,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大量种植经验和试验研究得出,可以采用以下5种可行的技术措施有效优化氮素,即确定氮肥施用量、氮肥深施、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和配施有机肥。而在实际生产中,因地制宜,将5种技术措施合理综合使用,将能够收获高产优质的稻谷和小麦。  相似文献   
109.
绿肥-烟-稻轮作与烟叶产量品质及后茬晚稻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连续三年采用绿肥-烟-稻轮作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绿肥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烟叶产量、品质及后茬作物晚稻产量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绿肥还田其养分释放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促进烤烟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且改善烟叶品质,其烟叶外观表现为结构疏松,成熟度好,光泽强,颜色均匀,杂色少。三年结果统计,黑麦草区烟叶平均产量为2644kg/hm 2,油菜区烟叶平均产量为2626kg/hm 2,分别比对照增产14.6%、14.1%。上、中等烟叶比例分别为92.1%、93.6%,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接近或达到优质烟叶标准。后茬作物晚稻分别比对照增产43.2%、29.6%。  相似文献   
110.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利用寄主植物的抗性和作物轮作已长期用来控制该病害.但是为了进一步解释中国大豆主产区利用抗性品种和轮作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控制作用机制,将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品种-抗线4号和感病品种-合丰25移栽到6种不同种植顺序土壤中,测定各土壤淋溶液对大豆胞囊线虫(SCN)3号生理小种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明显被不同轮作系统中种植抗感品种后土壤淋溶液影响.在麦豆麦、豆麦豆、米豆米和大豆连作12年的茬口中种植合丰25后土壤淋溶液比休闲区淋溶液和蒸馏水对照刺激更多的卵孵化,并且孵化速度也快.但是抗线4号在豆麦豆种植后土壤淋溶液较蒸馏水对照和不栽苗的土壤淋溶液明显抑制了卵孵化.在豆麦米和休闲区种植合丰25和抗线4号后土壤淋溶液对SCN卵孵化影响不大.所以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品种-抗线4号可以被种植在豆麦豆轮作系统,感病品种-合丰25能被种植在豆麦米种植顺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