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91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0篇
  251篇
综合类   62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在复杂的岩石、构造及诸多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云南万峰山自然保护区非常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为更好地实施保护、恢复与重建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其周边,利用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适度的开发,从而达到保护自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并提出了一些旅游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大巴山西段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掌握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及其特点,合理有效开展资源保护工作。通过调查以及归类分析,建立了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12个植被型37个群系,人工植被3个群系的植被分类系统,并对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该区域植被分布所呈现的群落类型多样、自然性和代表性较强、过渡区的特征比较明显、植被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及植物群落的脆弱性高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草业科学》2021,38(8):1650-1656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 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 012元增加到8 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集团猪场代表行业最高技术、管理及现代化水平,迅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背景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硬件设施等优势,采取超额储备种猪的运作模式,进而迅速扩张。超额储备的本质是利用资金充足、场区数量、生物安全等优势,通过统一使用长白或大白公猪配种,育肥场用作种猪场等方式超额储备后备母猪。个别场区清场后可以迅速引种补栏,多余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正常出售回收资金。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保证足够盈利,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利用商业资金反哺养猪业,指引养猪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扎龙保护区圈养群体亚成体丹顶鹤越冬期越冬行为策略,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对圈养2013年和2014年亚成体丹顶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圈养亚成体丹顶鹤越冬期主要以取食行为为主(34.14%),其次为站立行为(15.77%);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对越冬期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年龄仅对玩耍行为有显著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温度与取食和游走行为显著正相关,与站立和静栖显著负相关,年龄与玩耍行为显著正相关。表明圈养亚成体丹顶鹤越冬期温度升高时取食和运动,温度降低时站立和静栖,2岁龄亚成体丹顶鹤相较于1岁龄更喜欢玩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记述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森林病虫害种类,并初步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野外踏查法对吉林哈尼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哈尼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2,33(4):184-186
2009~2011年5~8月,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四声杜鹃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四声杜鹃在本区为夏候鸟,最早5月上旬迁来,最晚8月下旬迁走,居留期为99~111 d。迁来后,该鸟在本区主要在低山疏林地带和村庄附近活动,活动较为敏锐和隐蔽,常能听到叫声,但很少暴露在人前。四声杜鹃在本区的种群密度6、7月最大,每公里遇见数分别为1.17只和1.25只;在8月种群密度最小,每公里遇见数0.47只,种群密度平均为0.89只/km。该鸟为卵寄生性繁殖,自己不营巢,本区发现雌鸟把卵产在山噪鹛的繁殖窝里,让山噪鹛代其孵化和育雏,本窝寄生卵2枚,卵重3.3 g和3.5 g,卵大小为22×17 mm~23×18 mm。卵经山噪鹛义鸟孵化18 d后出壳,雏鸟仍由山噪鹛喂育14 d后离巢。四声杜鹃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食物量占总食物量的95.5%,其中松毛虫所占比例最大,占昆虫食物重量的24.1%。该鸟为重要的农林益鸟,应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