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5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林业   714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703篇
  1142篇
综合类   1803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244篇
畜牧兽医   424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基于深度图像和生猪骨架端点分析的生猪步频特征提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高效提取生猪的行走快慢特征,以微软公司Kinect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生猪运动深度图像序列。在对各帧深度图像进行骨架提取、剪枝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路径相似性骨架图匹配法确定生猪前后肢骨架端点,进一步以骨架端点所属骨架枝子集像素值特征判定端点远近侧属性。以生猪前后肢远、近侧端点的帧间相对坐标变化建立了生猪运动模型,提出了通过帧间坐标变化点集拟合正弦曲线计算生猪行走完整步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序列完整步与序列采集时间长度比值提取生猪步频特征。通过对采集的28个生猪运动深度图像序列及其镜像序列共56个图像序列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文提出方法的正确率达到82.1%。该项研究对于开展生猪异常步态分析,进一步建立生猪多源特征融合的计算机视觉异常监测系统,提高生猪异常行为预警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监测水稻叶面积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全极化雷达数据监测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精度,该文对水稻叶面积指数与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各生长阶段建模比较。采用广东雷州地区多时相多入射角精细全极化Radarsat-2数据,结合水稻全生育期地面样方实测数据,首先分析多入射角归一化后四极化(vertical-horizontal polarization,VH;vertical-vertical polarization,VV;horizontal-horizontal polarization,HH;horizontal-vertical polarization,HV)、比值极化HH/VV后向散射系数与水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随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在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和全生育期的相关关系,提取相关系数高于0.8的极化与生长阶段进行水云模型建模,最终生成多期水稻LAI反演分布图,并验证该数据反演水稻各生长阶段LAI的精度,探索SAR数据追踪区域尺度水稻长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地形较为平坦的水稻集中连片种植区,VV、HH/VV后向散射系数与LAI在营养生长期、全生育期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均高于0.83。营养生长阶段VV、HH/VV水云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77、0.87,全生育期VV、HH/VV水云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73、0.8,营养生长阶段模型优于全生育期模型。精细四极化SAR数据监测区域尺度水稻LAI动态变化具有应用潜力,优选的极化模型为进一步的水稻长势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橘小实蝇成虫运动轨迹优化跟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橘小实蝇虫口密度的精准监测,该文将机器视觉技术作为田间橘小实蝇成虫入侵自动化监测的感知方法。通过对监测区域内运动目标和背景的颜色分析,提出了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的运动目标颜色均值漂移跟踪算法,优化了多目标运动轨迹跟踪效果。该算法通过图像处理和匹配技术提取了橘小实蝇成虫在虫口监测区域二维平面X轴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坐标和速度分量,推算了橘小实蝇成虫运动轨迹递推关系。基于动态系统的状态序列线性最小方差估计理论和成虫运动轨迹关系分析,构建了卡尔曼滤波状态估计模型,并建立其预测和修正方程实现了橘小实蝇成虫运动目标位置估计。通过在虫口监测区域开展单目标和多目标分散及粘连条件下的成虫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颜色均值漂移跟踪算法对橘小实蝇成虫单目标跟踪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成虫监测计数准确率达100%,对于多目标分散和粘连情况跟踪处理效果较差,计数准确率分别下降至86%和76%;通过在颜色空间均值漂移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引入Kalman滤波器估算目标运动的近似位置,实现了对橘小实蝇成虫分散和粘连多目标运动的持续跟踪优化,监测计数准确率分别提升至96%和93%。机器视觉技术实时跟踪橘小实蝇成虫在虫口监测区域运动轨迹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橘小实蝇成虫虫口密度监测的可行性,为田间橘小实蝇成虫发生自动化监测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Emergence of policies dealing with concern over soil degradation and anthropogenic impacts to soil is likely to increase the requirement for assessment of soil qual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soils at risk from degradation. An example is the proposed EU Soil Framework Directive, which featur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reas requiring protection from soil degrad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serious objections to such requirements on the grounds of resource and capital demands. To help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this work proposes a strategic set of indicators based on measured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These can be used in screening locations to assess the likelihood of degradation and indicate areas for further detailed assessment. This will allow further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a smaller number of locations, which could lead to cost and resource efficiencies. Indicators have been used in the past in assessment of soil quality; they are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measured and correspond to assessment criteria to measure and help monitor the status and changes. The study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including methods and indicators that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and approaches used to assess data to determine areas subject to soil degradation. Methods and practicalities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screening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pilot testing and protocol development. Use of public data collection could allow more resource efficient protection of soils, in addition to benefits of public engagement, and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soils and soil biodiversity.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5.
基于RFID读写器网络的粮库温湿度分布式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粮库粮情参数监测点多、通信距离远、系统扩展和移动性能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3级读写器网络的粮库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集成温湿度传感器SHT75、主控器MSP430F149及射频通信模块NRF905设计了一种RFID传感标签,分布在粮库内实时采集标签周围粮食的温湿度信息;前端读写器无线接收传感标签的温湿度信号并将其与时间及地址编码信息打包,中继读写器无线接收前端读写器的粮情信息并无线传输给终端读写器和中央监控计算机。试验表明,系统具有功能扩展方便、传输距离远(有效通信距离≥128?m)、路由选择与定位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6.
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区域环境干旱化趋势的研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及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在植被温度条件指数(VTCI)的基础上对克里雅河流域进行干旱监测。结果表明:2005-2010年研究区整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由北向南干旱趋势依次增强。其中,南部山区2005年VTCI值为0.696 4,到2010年VTCI值为0.486 4,其变化相差-0.210 0,旱化趋势较为严重;研究区中部的VTCI相差值分别为0.071 3和0.042 6,表现为有轻微干旱程度减弱趋势,变化不明显;北部地区即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的VTCI值从2005年的0.121 0减少到2010年的0.075 4,VTCI相差-0.045 6,呈轻微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7.
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对滑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三峡库区重要地质灾害之一,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针对降雨和库水位升降以水泥厂滑坡为例,运用自动化远程监测其变形和该区域降雨量,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掌握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变形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个别时间段滑坡变形加剧是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个别时间段降雨、库水位升降分别为滑坡变形加剧的主导因素,降雨对滑坡变形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为7~15d。监测表明,目前滑坡仍处于变形阶段,且向SE方向旋转滑移,但趋势有所减缓。通过对该滑坡的变形监测,可以定量分析和描述滑坡的运动状态,对三峡库区其它类似滑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科学定量评价北京市土壤侵蚀状况,通过北京市地面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开展水土流失定点观测,研究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大量实测资料,基于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建立的北京土壤流失方程,可以作为北京市土壤侵蚀调查的模型工具;基T GIS和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年度土壤侵蚀量推算方法,可作为从小区尺度转换到区域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网格法没有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调查得到的土壤侵蚀量结果比采用抽样调查法得到的结果偏大。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的研究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境内的南小河沟小流域和砚瓦川中流域历史时期水土流失观测内容和观测方法的系统总结,综合介绍研究流域实施水土流失监测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分析研究流域在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建设、现有观测仪器设备性能及已获资料系列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建立数字流域型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共享平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决农场园区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系统中没有接入有线互联网的问题,基于DELPHI平台开发使用短信查询,以彩信反馈的方式对园区水稻生长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测。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监测农场园区水稻生长环境,为农场园区水稻生长环境监测数据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