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林业   576篇
农学   667篇
基础科学   115篇
  787篇
综合类   2862篇
农作物   590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30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1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7个苜蓿品种叶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诱导培养基、5种分化培养基,共15个组合,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超级13R在7个苜蓿品种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2.
Botrytis cinerea causes gray mold disease and affects hundreds of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The wild nightshade, Solanum lycopersicoides, is cross compatible with tomato and is more resistant to B. cinerea, thus representing a potential source for crop improvement. Tests involving droplet inoculation of detached leaves and spray inoculation of entire seedlings demonstrated that resistance to B. cinerea varies among S. lycopersicoides accessions, with S. lycopersicoides LA2951 being the most resistant accession tested. Expression of resistance in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L. esculentum cv. 'VF36' × S. lycopersicoides LA2951) suggested that resistance is at least partially dominant in tomato. 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tagged B. cinerea strain was used for confocal microscopic comparison of infection in leaves of S. lycopersicoides and tomato. Even though S. lycopersicoides supported spore germination, there was evidence for hyphal lysis and death 3 days after inoculation, at a time when lesions were expanding on susceptible tomato plants. The reduced frequency of B. cinerea lesion spread on S. lycopersicoides explains why this fungus produced fewer spores in this wild nightshade than in tomato.  相似文献   
23.
结合目前单位所承接的植物样品检测任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加工制备及消解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问题,为准确测定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以及客观评价植物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4.
金安桥水电站下闸蓄水后,陡升的库水位将对导流洞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堵头封堵前的导流洞结构稳定性,运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在模拟进水口边坡及导流洞开挖支护的基础上,计算汛前下闸水位时的岩体渗流场,对导流洞围岩和衬砌在岩体渗流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复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洞的围岩稳定性在蓄水后仍有保障,衬砌结构受力较小,现有环向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但在进水口变截面和导流洞变截面部位沿水流方向的拉应力较大,使得衬砌出现开裂。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区域的开裂范围有限,对整体衬砌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是从事热带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领域研究的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性研究所。海口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实验室项目工程即将竣工,该所科研主体由儋州向海口转移工作已列入所2011年计划的第一项重点工作。从工作方案入手,重点从领导管理、群众参与、宣传引导、督导落实等方面提出建议确保转移工作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26.
以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别叙述了方案的总体规划设计、功能分区、植物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和水体规划设计5个方面,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期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公园。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普遍存在科研创新意识差、缺乏科研热情的现象.补充相关科研进展,将科研前沿引进课堂成为一种趋势,笔者对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这一章关于补充光合碳同化科研进展与否的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围绕已讲授和未讲授光合碳同化适应性进化这一科研前沿进行调查,旨在实现学生对光合碳同化途径多元化发展进化的理解和深化,启发学生对固有知识的质疑和求解热情,达到提升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实现精品课程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适度卷曲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植株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量。我们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型水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半外卷叶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十叶期开始各叶片逐渐向外卷曲直至半卷状,并伴随茎秆半矮化和叶片披垂,暂被命名为semi-outcurved leaf 1(sol1)。与野生型(WT)相比,sol1的叶片卷曲指数均达到30%以上(P<0.01);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节间长度和穗长极显著缩短,倒一、倒二、倒三叶的叶夹角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一次枝梗数则增加11.3%(P<0.05)。sol1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石蜡切片显示,sol1倒一叶的泡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显著增多,表皮细胞体积略微增大。遗传分析表明,sol1的半外卷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定位于6号染色体标记JY6-3和JY6-10之间165 kb的物理范围内,共含15个注释基因。qRT-PCR结果表明,与泡状细胞相关的内卷基因和外卷叶基因RL14、Roc5、REL1在突变体sol1中呈不同程度的上调,NRL、BRD1、OsHox32、ADL1、LC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调。研究结果为SO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境内,是典型的河流漫滩和沙洲地貌。受亚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湿地公园核心区拥有种类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但近几年人们在场地周边的开发活动,对基地原有植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现在核心区仅存那些对水质要求低和抗逆性强的植物,同时也因为植物种类过于单一,随之而来的就是湿地季节性功能失调现象,如对水质净化的能力差,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为缓解和改善湿地核心区现存问题,一个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植物景观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借鉴LID技术在湿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结合对基地本身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配置选择,构建起了多样的新旧植物景观模式,用以探索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期恢复新津湿地公园植被生态多样性,提升视觉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0.
广州市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广州市13个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类型、管理形式、使用状况和使用评价,并结合广州家长及儿童对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偏好与需求调研结果分析,探讨该类型活动的组织模式和开展方式,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植物资源、规划科普场地、增加活动项目、完善公园管理、培训科普人员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