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495篇
基础科学   116篇
  404篇
综合类   1593篇
农作物   513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350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两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返青期与返青肥一起施入水稻增产素1kg/667m2,分蘖期再施入0.5kg/667m2,可使空育131增产10%,上育增产24.5%,特别是在低温年施用效果更明显。试验是在两年、两个品种、15hm2的大面积上进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气候的频繁出现给棉花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解转iaaM基因棉花种质的高温适应性,以陆地棉标准系TM-1、转iaaM基因种质IF11及其相同遗传背景的IF11(无)为材料,对比分析了3个棉花种质在2013年棉花铃期极端高温与2012年相对正常温度条件下棉铃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棉仁营养品质的差异,探讨极端高温条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铃期极端高温条件下,籽棉单铃质量、籽指和仁指明显下降,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等级降低,棉仁棉酚含量降低,脂肪酸不饱和度降低,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变化趋势则存在品种间差异;3个材料中,转iaaM基因种质的棉铃产量性状降低程度最大,而纤维品质表现相对稳定;IF11棉仁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棉酚含量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3.
早春以塑料大棚放飞,小棚控温繁殖等人工小气候与可利用自然气候,构建蜂群超早繁殖气候,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蜜源进行了蜂群超早繁殖试验,超早繁殖的蜂群比常规早繁殖的蜂群提前繁殖25 ̄28天,有效产卵量提高33% ̄59.9%,期末蜂数提高30% ̄61.8%,产蜜量提高41.7% ̄74.7(%不包括育王分群形成的繁殖和生产效率),饲料蜜糖消耗量增加30.8% ̄90.6%;花粉消耗量增加63.6% ̄81.8%。  相似文献   
994.
对旋毛虫新生幼虫 期特异性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对新生幼虫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获得7个阳性克隆,其大小在1.4 kb左右;用放射性同位素α32P标记cDNA探针后,与旋毛虫成虫、肌幼虫、新生幼虫、成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与成虫/新生幼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有杂交而与成虫、肌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不杂交,因此该探针是新生幼虫期所特有的cDNA片段。  相似文献   
995.
A previous study of Mississippi broiler complexe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0.640 to 1.77%) of embryonic total gross anatomical anomalies (TA) in the hatch residue. A separate field study in a single broiler complex of 8 breeder flocks, each hatching in 2 machines on the same day, illustra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A and total late stage embryo loss (TLEL; 16 to 21 d of incubation).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egg hatch residue from 92 selected breeder flocks that were hatched in each of 2 machines on the same date, with each respective machine being identified during egg residue analysis as having either low or high TLEL. Five makes of multistage incubational units were utilized within 10 different hatcheries in 7 states. The eggs were from breeders that comprised 32 weekly age groups (wk 27 to 61) and 5 separate strain crosses. When the egg residue results from the 92 flocks (hatching in 184 machines) were placed into 1 of 2 groups according to level (low and high) of TLEL, the high TLEL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estimated hatching efficiency (EHF)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A and embryo head misorientations toward the small end of the egg than did the low TLEL group.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EHF was 1.28% between eggs belonging to low (93.8%) and high (92.6%) TLEL groups. Also, TLEL in both low and hig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 0.0001) correlated with EHF, TA, total cracked or crushed eggs, and with eggs having embryo heads misoriented toward the small end. These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A plays a minor role, if at all, as a cause of lower EHF and that TA incidence may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 hatch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96.
利用M-型超声波对怀孕母山羊以及围产期山羊胎儿的心率进行检测,并对三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观察分娩前后胎儿的超声心动图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围产期胎儿和成年山羊的超声心动图之间的异同点。并对围产期胎儿心率以及母山羊心率的M-型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以观察围产期胎儿心脏和成年羊心脏不同结构部位博动的超声情况。从而得到健康山羊及围产期胎儿的正常心率的M型超声心动图生理指标,为以后动物的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997.
用3头3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为:Ⅰ组,70:30;Ⅱ组,60:40;Ⅲ组,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下高寒地区小黑麦的DM、CP以及NDF在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动态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为60:40时,其CP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明显低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其DM和NDF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明显高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8.
为阐明多花黑麦草生长发育进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品系间差异,田间试验测定了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不同器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NDF和ADF含量均在孕穗期最低;同时,NSC含量最高,分别达千物质重的2.68%和2.85%,IVDMD亦较高。早熟品系抽穗后IVDMD快速降低,而晚熟品系下降较为缓慢,从拔节到开花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早、晚熟品系叶鞘的IVDMD均显著低于叶片,亦略低于茎秆。  相似文献   
999.
猪蛔虫性别特异基因在第三、四期幼虫的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蛔虫性别特异基因在第三期、第四期幼虫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从所构建的猪蛔虫雌、雄成虫cDNA消减文库中分别挑取克隆,制备成cDNA微阵列芯片、标记有荧光素Cy5-dUTP和Cy3-dUTP的各组探针(L3+♀;L3+♂;L4+♀;L4+♂)分别与制备好的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原始信号值经均一化处理后,获取每个点的Ratio值(Ratio=Cy5/Cy3).根据该值筛选出表达差异最明显的841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在获得的707个有效序列中有61个是猪蛔虫新的ESTs、将在第三、四期幼虫以及成虫中显著表达的克隆进行排列组合比较,获得各期特有和各期之间共有的表达克隆一在第三期幼虫中,雌、雄性别特异基因分别有21和9个,编码的主要蛋白有卵黄原前导蛋白、睾丸幼胚蛋白等;在第四期幼虫中特异表达的雌、雄性别基因分别有22和6个,其中免疫抑制卵巢信息蛋白、主要精子纤维蛋白(MFP)等表达明显本项研究结果不仅初步阐明了猪蛔虫性别特异基因在第三、四期幼虫的表达情况,而且亦为筛选控制猪蛔虫病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钙、磷含量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5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3个日粮处理水平组(Ⅰ:0.60%Ca、0.32%P;Ⅱ:0.89%Ca、0.52%P;Ⅲ:1.17%Ca、0.71%P)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和茸血化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鹿茸产量和鹿茸于鲜比为主要依据,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0.89%和0.52%;日粮Ca、P水平对锯茸时鹿茸血清中的Ca含量有影响,而对P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