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林业   72篇
农学   670篇
基础科学   88篇
  371篇
综合类   936篇
农作物   827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通过对不同密度处理的小麦子粒生长过程的分析表明:小麦开花后子粒鲜重、体积均呈“低—高—低”的变化,鲜重的变化略滞后,开花后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下降速率最快时期与灌浆速率最高时基本吻合。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密度小麦子粒灌浆过程,快增期的天数和灌浆速率比较稳定;缓增期天数和灌浆速率的变异系数较大。因此,在提高缓增期灌浆速率的基础上,延长灌浆缓增期是目前增加粒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谷物干燥仿人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和复杂性等特点的谷物干燥过程,研究了一种连续式谷物干燥机的仿人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出机粮食含水率偏差以及偏差的变化率作为控制器输入,控制器可根据含水率偏差的极值在线调整比例增益,进而输出排粮电动机期望转速。应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和数据采集卡并结合传感器,设计出了该智能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试验结果基本符合仿人智能控制规则,表明该控制器的实时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平行梁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田间实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设计了平行梁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以该传感器为核心部件构建了测产系统。针对小麦、水稻两种不同谷物品种,不同联合收获机机型以及不同田间地面状况,于2004年夏秋两季分别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和上海五四农场做了精准收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产系统可以在正常农田地面状况下可靠地工作,单产和总产测量误差均小于10%,且对联合收获机机型以及谷物品种不敏感。  相似文献   
34.
双仓串联横流式谷物烘干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烘干机的能耗,设计了双仓串流式谷物烘干机。该机主要由热风炉、引风机、干燥仓、提升机等部件组成。干燥仓由干料仓和湿料仓串联而成。热风相继穿过较干物料层和较湿物料层,热能得到充分地利用。生产试验表明,与现有中小型单仓横流循环式烘干机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物料烘干均匀,适合农民使用。  相似文献   
35.
谷物干燥远红外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研究典型谷物的特征红外吸收谱段,遴选了以ZrO2和TiO2为主要原料的适于谷物干燥的远红外复合辐射材料,并测定了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的远红外复合陶瓷的辐射率范围为0.83~0.91,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红外辐射率为指标进行了配方的优化设计,得到最佳配方方案(质量分数):ZrO2为80%、TiO2为15%、以MnO2、Fe2O3、CuO、MgO、石腊等组成的辅助原料为5%。  相似文献   
36.
谷物循环干燥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针对循环式缓苏干燥机的工作特性,采用单片机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为解决单片机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实现干燥过程专家智能控制提供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37.
全射流喷头的磨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射流喷头的接嘴插拔深度对喷头的正常运转及转动频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有着相同的结论:接嘴插拔深度深时,转动快;接嘴插拔深度浅时,转动慢。试验表明,PXH10型全射流喷头接嘴h值最大移动范围为0.25mm。自行设计制作了自循环喷头耐磨损试验台,对喷头的耐磨性进行了测量。试验表明,喷头运行200h后,接嘴磨损0.13mm,出口盖板磨损0.15mm。此时转动频率变慢,喷头流量增大2.92%。  相似文献   
38.
不同空间粒度下地表水体分布格局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南省北部、中部和南部典型研究样区,将空间粒度方法引入并应用于地表水体多样性的研究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水体多样性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空间分布长度指数(MSHDLI),并在1 km×1 km网格尺度下研究MSHDLI、水网密度(RD)和空间分布面积指数(MSHDAI)的粒度效应、相关性和相关系数的粒度响应、尺度效应关系及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MSHDLI、RD和MSHDAI的粒度响应曲线均为下降型;MSHDLI与RD和MSHDAI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和0.878(P0.01),且MSHDLI与RD、MSHDAI相关系数的粒度效应属于显著正相关关系;MSHDLI与RD的拟合度函数均是对数函数,MSHDLI与MSHDAI的拟合度函数均是多项式函数;由三者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知MSHDLI与RD、MSHDAI线性相关且对它们的解释程度达到95%以上。MSHDLI可以将RD描述水资源广度和MSHDAI描述水资源空间分布离散性的优势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Cu、Zn、Mn、Mo、F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以甘肃省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和农地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性评价、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呈一定的富集现象。退耕地Cu、Mn、Mo的有效性指数高于Zn、Fe,侧柏林地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云杉林地。偏相关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与土壤含水率;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可解释38.1%~73.8%有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壤全氮对微量元素的间接作用最大;决策分析表明,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机质是退耕还林区微量元素含量的决策变量,而土壤含水率是土壤微量元素的限制变量。  相似文献   
40.
为分析不同粒度黄芩颗粒纤维构成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以5种黄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品种、不同粒度的黄芩样品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纤维构成及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主要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粒度黄芩中纤维构成、黄芩甙、黄芩素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汉黄芩甙和汉黄芩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