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产抗菌活性物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军山  张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04-11705,11761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其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植物内生菌及其产生的抗菌物质的发展现状,植物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抗菌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植物内生菌抗菌物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研磨法,从烟田杂草中分离得到4种对烟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对峙试验发现,内生真菌覆盖或包围病菌,病菌菌落与对照比较均减小。镜检结果表明:赤星病菌不产孢,根黑腐病菌产孢,孢子大小比正常的孢子小4.872μm×31.84μm;镰刀菌只产生厚垣孢子,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严重影响了病原真菌的生长。这一研究成果为寻求烟草病害的生物防治扩大了拮抗菌的筛选范围。  相似文献   
13.
微波处理构建不感染内生真菌德兰臭草种群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会对生物组织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为了研究微波技术对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内生真菌的去除效果,采用微波中低档对感染内生真菌的德兰臭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杀菌处理,通过显微镜检结合植株内生真菌分离技术、种子萌发指标、植株生长指标评价内生真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输出功率300 W的微波处理30 s能有效杀灭种子中的内生真菌,并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微波处理10 s,20 s分别降低植株带菌率的10.7%,25%,并且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微波处理较长时间(40 s及以上时间)虽能有效杀灭种子中的内生真菌,但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微波处理种子技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可行的内生真菌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14.
70℃干热处理德兰臭草种子内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宠  鲁益  黄长福  张蕊思  安沙舟 《草地学报》2016,24(6):1318-1322
为了更好地研究内生真菌与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的互作关系,需获得内生真菌种群已失活的德兰臭草种子。本试验采用70℃干热的方法对德兰臭草带菌种子分别处理5 d,10 d,15 d,20 d,25 d和30 d,以不作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植株内生真菌数量等综合评价内生真菌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70℃干热处理能有效杀灭德兰臭草种子中的内生真菌;70℃处理5 d后,与对照相比,宿主染菌率下降为50%;处理25 d时,种子和植株中均未分离出内生真菌。同时,70℃处理25 d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植株鲜重和胚根、胚芽长度以及植株株高、叶片数、分蘖数、叶宽和茎粗与对照相比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70℃干热处理种子可促进植株须根数的增多和根长的增加。综合比较得出,70℃干热处理25 d能使德兰臭草种子中全部内生真菌失活,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生真菌对野大麦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外盆栽条件下,通过比较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在不同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1)条件下的生长与生理指标变化,分析了内生真菌对宿主野大麦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盐浓度(300 mmol L-1)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了宿主野大麦分蘖能力、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P<0.05),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说明内生真菌的侵入有利于提高宿主野大麦在室外盆栽条件下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球孢菌,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了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他两相.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种病原真菌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和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不同浓度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从4种芭蕉属植物的10个不同部位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并用Sherlock MIS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脂肪酸鉴定,分析芭蕉属植物内生细菌种类及数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芭蕉属植物内生细菌含量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威廉斯香蕉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8.809×108 cfu/g,而芭蕉和红花蕉含菌量最低,分别为2.022×105cfu/g和2.171×105cfu/g。在同一种类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内生细菌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共分离得到64株内生细菌,可鉴定的菌株有23株,划分为14个种群,隶属于11个属,数量最多、分离频率最高的3种内生细菌为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克雷白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赫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huttiensis)。根据这14种内生细菌的分布情况显示,不同种内生细菌在种群数量分布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姜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63-14667
该试验从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内生的露湿漆斑菌属真菌Myrothecium roridum(IFB-E009)液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为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5~6为酰胺类化合物,7为环二肽化合物,8为尿嘧啶。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4有细胞毒活性,对SW1116(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5.68和38.93μmol/L,而对照药阿霉素的IC50为5.31μmol/L。该研究可为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菌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A three-year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ndophyte-free (E−), endophyte-infected (E+) and novel endophyte-infected (EN) tall fescue on the growth and pregnancy rate of beef heifers during the spring. Each year, 48 beef heifers were strip-grazed on stockpiled fescue from December through February, fed fescue hay during late February to early April and then rotationally grazed on spring growth of fescue until June. At the end of the trial, heifers had been maintained on E+, E− or EN (pasture or hay) for a total of 152, 188 and 191 d in years 1, 2, and 3, respectively. In late March, heifers were synchronized using a controlled intravaginal drug-releasing device, (CIDR®) for 7 d followed by injection with PGF2α (Lutalyse®). Heatmount detectors (Kamar®) and observation for behavioral estrus were used to detect estrus for 63 d. Heifers were artificially inseminated 8 to12 h after the onset of standing estrus. Conception was determined by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at approximately 30, 60 and 90 d after synchronizati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did not differ among treatments (P ≥ 0.20). Pregnancy rate was 54, 65, and 65% for E+, E− and EN, respectively. However, during the spring, growth and prolactin were decreased (P < 0.01) for heifers on E+. Gains on spring pasture were 0.24, 0.75, and 0.71 kg/d (SEM ± 0.03) for E+, E− and EN,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wild type endophyte-infected fescue can be used in production systems as a source of winter forage but producers should consider placing heifers on alternative forage (such as the novel endophyte-infected fescue) in the sp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