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篇
  203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阐明铜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的时间效应,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100 μmol/L CuSO4处理0、2、4、6、8天后海州香薷根系在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时间的延长,海州香薷根系膜质过氧化产物TBARS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也依次升高。因此,推测在铜胁迫条件下,海州香薷根系可能通过是膜质过氧化、H2O2产生以及抗氧化酶(尤其是CuZn-SOD和POD)活性升高等来增强自身的抗性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Cd2+、Cu2+对毛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处理毛蚶16d,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Cu2+处理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受到显著的抑制;石油烃处理组,明显地诱导毛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重金属Cd2+的变化不敏感;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受到重金属Cu2+抑制,但其最大抑制率低于50%;石油烃诱导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大诱导率高于50%,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水生态系统中石油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饲料含毒法,测定了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1日龄幼虫连续取食含不同浓度Cd2 或Cu2 的人工饲料,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二种重金属离子能诱导昆虫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在0~1600μg/g饲料浓度范围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幼虫取食Cd2 和Cu2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所求回归方程分别为y=0.2789 0.0002x和y=0.3141 0.0002x。当处理浓度为800μg/g时,在0~120h时间内,MDA含量与幼虫取食Cd2 和Cu2 的时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3041 0.0042x和y=0.3251 0.0029x。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重金属Cu对堆肥过程的影响,以猪粪、麦秸、废菌糠为原料并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静态堆肥条件下,研究了Cu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K处理(不添加Cu)高温期维持5 d(其中55℃以上维持4 d)达到无害化的温度要求;添加Cu处理后,L处理(Cu浓度为100 mg·kg<'-1>)高温期(>50℃)只持续4 d;H处理(Cu浓度为500mg·kg<'-1>)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只有1 d超过55℃,高温期只维持2 d,L、H处理均未达到无害化的温度要求.以Biolog方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重金属Cu对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Cu能提高微生物群落对聚合物类碳源的转化与利用的能力,高剂量Cu对微生物群落利用中间代谢物和复杂大分子类碳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水解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Cu对水解酶有一定的激活效应,高剂量Cu对水解酶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5.
采用CuBr与4-氨基-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4-abpt)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uBr(4-abpt)],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Cu(Ⅰ)呈现四面体配位几何,4-abpt采取μ3-桥连模式与μ3-Cu(Ⅰ)在ab平面形成了具有(4.82)拓扑结构的[Cu-(4-abpt)]层,相邻层间通过N-H…Br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768 97(6)nm,b=1.332 70(10)nm,c=1.263 38(9)nm,β=91.388(2),V=1.294 34(17)nm3,Z=4,S=1.050,R1=0.023 1,wR2=0.056 7[I〉2σ(I)].  相似文献   
106.
The waste Aspergillus niger mycelium and chitosan were cross-linked by epichlorohydrin and then solidified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to prepare the Aspergillus niger mycelium-chitosan biosorbent for Cu2+. The effects of adsorption time, pH value, temperature,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u2+ and the amount of biosorbent on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Kinetics, intragranular diffusion model, adsorption isotherm equation, thermodynamic model were used to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adsorption time and pH value. The adsorption rate of Cu2+ reached 99.42% at the adsorption conditions of 0.4 g Aspergillus niger mycelium-chitosan biosorbent, adsorption time 180 min, adsorption temperature 50 ℃, mass concentration of Cu2+ 20 mg/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onformed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The adsorbed Gibbs free energy became negative, and ΔHθ were ΔSθ are 6.104 2 kJ/mol and 45.258 1 J/(mol·K), respectively, ie the adsorption wa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process. Kinetic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2+ by Aspergillus niger mycelia-chitosan biosorbents fitted quasi-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 2018, Editorial Board of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Cu~(2+)和Pb~(2+)对石蚕蛾幼虫的急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从广西十万大山保护区采集石蚕蛾(Stenopsyche marmorata)幼虫,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进行重金属离子Cu~(2+)和Pb~(2+)对其的急毒性试验。采用概率单位法分别计算Cu~(2+)和Pb~(2+)对石蚕蛾幼虫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Cu~(2+)对石蚕蛾幼虫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3.651、112.975、84.536和70.509 mg/L,Pb~(2+)对石蚕蛾幼虫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138、41.878、30.735和29.245 mg/L。Cu~(2+)和Pb~(2+)对石蚕蛾幼虫的安全浓度分别为7.051和2.925 mg/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将石蚕蛾幼虫用作水体重金属污染指示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克隆丝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家族,并分析其序列特征、表达情况及其在丝瓜褐变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丝瓜褐变的发生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丝瓜品种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丝瓜Cu/Zn-SOD基因家族的c 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氨基酸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u/Zn-SOD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及褐变条件下的表达情况。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福林-酚比色测定总酚含量。【结果】获得了3个丝瓜Cu/Zn-SOD基因家族c DNA序列,依次命名为Lc Cu/Zn-SOD1(Gen Bank登录号:KP178922)、Lc Cu/Zn-SOD2(Gen Bank登录号:KX092445)和Lc Cu/Zn-SOD3(Gen Bank登录号:KX092446)。Lc Cu/Zn-SOD1全长758 bp,包含一个456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152个氨基酸;Lc Cu/Zn-SOD2全长799 bp,ORF为471 bp,编码157个氨基酸;Lc Cu/Zn-SOD3全长1 011 bp,ORF为663 bp,编码22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与甜瓜、南瓜、黄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90%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酶蛋白均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稳定蛋白,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Cu/Zn-SOD基因家族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花中表达量最低。在丝瓜采后储藏期间,Lc Cu/Zn-SOD1和Lc Cu/Zn-SOD3在丝瓜储藏初期表达量较采后当时(0 d)上调,后期表达量受到抑制;在丝瓜鲜切条件下,3个基因表达量在鲜切后较采后当时(0 h)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采后储藏和鲜切条件下,Lc Cu/Zn-SOD1表达量均与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性正相关,Lc Cu/Zn-SOD3表达量均与SOD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SOD酶活性在鲜切条件下与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c Cu/Zn-SOD1和Lc Cu/Zn-SOD3在调控SOD酶活性方面起作重要作用,Lc Cu/Zn-SOD1和Lc Cu/Zn-SOD3的表达影响了SOD酶活性,并影响了丝瓜褐变进程。【结论】从丝瓜果肉中获得Cu/Zn-SOD基因家族的3个,其中Lc Cu/Zn-SOD1和Lc Cu/Zn-SOD3在普通丝瓜果肉褐变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测定贵州10味道地中药材及其水煎液中微量元素铜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贵州10味道地中药材及其水煎液中微量元素铜的含量。[结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相关系数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83%,RSD=0.45%(n=5)。10种中药材中铜的含量为7.0~31.0mg/kg,水煎液中铜的含量为0.3~2.4mg/kg。[结论]为中药材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传统中药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铜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u污染对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效应。[方法]在不同浓度Cu(0、100、200、400 mg/L)胁迫下,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和苋菜(Amaranthus tricolour)进行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生物量及Cu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Cu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100和200 mg/LCu胁迫对蔬菜苗长具有显著影响,萝卜对过量Cu毒害的耐性强于小白菜和苋菜;各处理3种蔬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Cu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萝卜可食部位Cu含量低于小白菜和苋菜。3种蔬菜对土壤中Cu的富集指数表现为苋菜〉小白菜〉萝卜。[结论]在遭受Cu污染的农田中,种植萝卜比种植小白菜和苋菜更有利于减少Cu进入食物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