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1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514篇
农学   655篇
基础科学   147篇
  394篇
综合类   2808篇
农作物   741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710篇
园艺   460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番茄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抗旱性是由许多微效基因座和数百个影响干旱形态和生理反应的基因控制的,阐明番茄抗旱的分子机制、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加速培育具有抗旱性的番茄新品种。本文概述了番茄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番茄在干旱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变化和抗旱育种,重点阐述了番茄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植物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鉴定大豆育成品种与其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大豆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SR标记技术对大豆育成品种与其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豆亲本总等位变异数和特有等位变异数分别是栽培大豆亲本的1.31倍和3.63倍;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野生大豆亲本(0.545 0)、育成大豆品种(0.478 7)、栽培大豆亲本(0.415 6)。[结论]野生大豆的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外部形态和内在遗传基础都与栽培大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3.
根据农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体会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思考,并对当前农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4.
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55.
科恢36是重庆师范大学以明恢63/泰引1号(9)//糯89-1(♂)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恢复系,具有耐冷性强、恢复力强、花粉量充足等特点,2013年通过重庆市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冈优36(冈46A/科恢36)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6.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57.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水稻(Oryza sativa L.)粒型包含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一系列农艺性状,是影响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粒型基因逐渐被定位和克隆。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已经克隆的与水稻粒型有关的基因:粒长基因有GS3、GL7GL3.3等;粒宽基因有GW2GW5GS5等;长宽比基因有GW7TGW3GS2等,各个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各个粒型基因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指出了水稻粒型基因在进行分子植物育种时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0.
Winter rye (Secale cereale L.) will be especially affected by drought induced yield loss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future because it is predominantly cultivated on low-fertile soils with a poor water-holding capacit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winter rye under different drought condition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years 2011, 2012, and 2013 near Braunschweig, Germany. Two sets of genotypes were tested under severe, mild, pre-anthesis, and post-anthesis drought stress in rain-out shelters as well as under rainfed and well-watered conditions. The grain, straw, and total above ground biomass yields, harvest index, grain yield components,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phe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xamined, as well as phenotypic correlations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further characteristics. Drought induced grain yield reduction ranged from 14 to 57%, while straw yield and harvest index were lesser affected by drought than the grain yield.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fully ripe was reached up to twelve days earlier than under non water-limited conditions. Pre-anthesis drought mainly reduced spikes m−2 and kernels spike−1 while drought during grain filling reduced the 1000-kernel weight (TKW) only. The grain yield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raw yield, spikes m−2, and kernels spike−1 under water limited conditions while the TWK was on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ain yield under drought during grain filling. Consequently, high pre-anthesis biomass as well as high numbers of spikes m−2 and kernels spike−1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obtaining high grain yields under water-limited conditions. Focusing on these traits is, therefore, recommendable for developing drought tolerant rye genoty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