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59篇
  免费   3318篇
  国内免费   7760篇
林业   2543篇
农学   12605篇
基础科学   3491篇
  4067篇
综合类   59285篇
农作物   8067篇
水产渔业   1839篇
畜牧兽医   12823篇
园艺   4844篇
植物保护   6673篇
  2024年   763篇
  2023年   2356篇
  2022年   2623篇
  2021年   2648篇
  2020年   2922篇
  2019年   2916篇
  2018年   1939篇
  2017年   2863篇
  2016年   3503篇
  2015年   3650篇
  2014年   5517篇
  2013年   5378篇
  2012年   6747篇
  2011年   6842篇
  2010年   6077篇
  2009年   6259篇
  2008年   5867篇
  2007年   5140篇
  2006年   4416篇
  2005年   4072篇
  2004年   3382篇
  2003年   3021篇
  2002年   2787篇
  2001年   2710篇
  2000年   2371篇
  1999年   2239篇
  1998年   2101篇
  1997年   2054篇
  1996年   1862篇
  1995年   1764篇
  1994年   1665篇
  1993年   1603篇
  1992年   1551篇
  1991年   1377篇
  1990年   1192篇
  1989年   1211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66年   21篇
  1965年   30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68篇
  1955年   25篇
  1953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寿县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总结了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多种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与引起梨树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原菌的有效对靶关系及制定梨树主要病害防治流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药效方法研究新型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有效应用,建立替代梨树主要病害传统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流程技术。结果显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离体叶片法下对褐斑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5%、30 d防效大于80%、90 d防效仍大于60%,兼治轮纹病菌其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在离体叶片法下对黑星病防效大于90%且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田间药效验证1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0%、30 d防效仍大于75%。噻肟菌酯、硝苯菌酯、丙硫菌唑在离体叶片法下对白粉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铲除效果大于70%、30 d仍大于60%。丙硫菌唑对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吩嗪α-2羧酸同时对褐斑、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针对梨树主要病害发生期,选用新型杀菌剂替代传统杀菌剂制定防治技术流程,其综合防效达到88.94%。不同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在防治梨树主要病害上的应用,能够降低抗药性产生,同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橡胶籽脱壳加工的脱壳率和降低其破碎率,本文结合橡胶籽物理特性,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理论进行关键部件工作参数试验与优化,重点研究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工作关键参数中滚筒转速、脱壳间隙、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对脱壳率、破碎率的影响规律,将脱壳率、破碎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双目标优化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当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关键部件在给定区间内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343.03 r/min,脱壳间隙12.35 mm,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15.5°,此时脱壳率和破碎率达到区间内最优解,其值分别为84.53%、12.95%。将优化参数修正后在实验室自制的橡胶籽脱壳试验机上多次重复验证试验,得出此时平均脱壳率为83.78%,破碎率为12.47%,说明此工作参数优化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该研究可为提高橡胶籽脱壳设备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索荆州市荆州区小麦适宜播量,完善区域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于2018—2019年在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以鄂麦580和郑麦9023为材料,进行了5个播量的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鄂麦580和郑麦9023适宜的播量分别为300 kg/hm~2和225 kg/hm~2;在适当密植的条件下,要注意赤霉病的防控以及配套抗倒伏农艺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动物医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少数民族班级的培养方案、民汉帮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质量等具体改革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长江口其独特的生境构成了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索饵场和产卵场。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全面衰退,渔业资源量锐减。为重新恢复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十余年连续开展长江口水生生态修复工程,目前的研究对生态修复有提高和长期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以与长江口同样经历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的切萨比克湾河口(美国最大的河口海湾)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实施的有效生态修复措施和方法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切萨比克湾河口区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为具有典型参考意义的蓝本案例,通过了解其在修复河口理化环境、恢复关键物种资源量、保护与修复重要栖息地、合理利用土地、建立流域尺度综治体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期在基于生态退化机制的修复、基于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基于生态流域尺度上的综合修复上获得经验,为长江口渔业生态修复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长期保护提供相关资料及启示。  相似文献   
88.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89.
为探明盐胁迫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本试验以羽衣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0、40、80、120、160、200mmol/l)和NaHCO(3 0、20、30、40、50、60mmol/l)对种子萌发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1、2 种盐胁迫处理下,羽衣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2、高浓度的NaHCO3盐溶液对羽衣甘蓝种子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较NaCL 盐溶液显著;3、2 种盐  相似文献   
90.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