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41.
42.
43.
44.
45.
46.
47.
高梁产业发展潜力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粱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我国的作物中高粱以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用途多样而著称,是重要的旱地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旱、涝灾害年份,高粱仍可提供口粮,被人们称为“救命之谷”、“生命之谷”。1949年以来,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曾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起到过重要作用,高粱“三系”配套杂交种的推广也对其他作物(如水稻、小麦、谷子)的杂种优势利用起了启迪和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粱生产发生了如下的转变:第一,由生产条件较好的平肥地区向生产条件较差的干旱、半干旱、瘠薄、盐碱地区发展,种植面积有所下降,1999年…  相似文献   
48.
人工诱导根瘤菌(ORS—571)与高粱结瘤共生固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激素2,4-D(2,4-D二氯苯氧乙酸)(终浓度3mg/L),处理高粱(甜杂1号Sorghum vulgare),并接种ORS-571根瘤菌,诱导根瘤菌与高梁共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诱导高粱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固氮活性。高粱在移苗后5 ̄7天进行处理,效果较好,一般结瘤率都超过50%,最高可达80%。接种后4期周瘤的直径约2-3mm,制片显微镜观察,瘤组织内有大量的根据瘤菌菌体,  相似文献   
49.
50.
以高粱(S.BICOLOR)为母本、旱稻(O.SATIVA)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短芒和黄色柱头新性状,并能在F2、F3及BC1稳定遗传。F3在株高、穗长、穗型、分蘖性等性状上仍疯狂分离,并出现父本白色籽粒单株。BC1在株高、分蘖二性状上接近父本,回交效应非常明显,T测定无差异,并出现多子房新性状。高梁与旱稻杂交及回交,能创造变异,产生新性状,对创造矮秆、优质、多子房新种质十分有效。然而,二者杂交后代主体性状仍似母本,只表现父本少数性状,属于部分遗传物质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