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98篇
基础科学   37篇
  45篇
综合类   2786篇
农作物   95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介绍了双季稻早籼晚粳机插生产模式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该生产模式具有品种搭配合理、安全生产系数高、增产增效显著、有利于全程机械化的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该品种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3年经C060辐射处理系统选育而成。1997年由永宁种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83.
四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水稻区试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高稳系数法和传统的新复极差法,对参加2001年度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新组合、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新组合、新品系单产较高的占一半,但高产稳产的仅有99-25、4003.这四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又不尽相同,故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辽春 15(原品系代号:辽 93鉴 70)是由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在 1985年以 79069为母本,用代 186/6508做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的方法,经过 7个世代育成的.该品种是一个适于旱作栽培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已于 2002年 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国旱作农业地区的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5.
甬优6号是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稻.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海县从2003年开始试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具有大穗、高秆、迟熟、抗逆性强和熟相清秀,后期耐寒性强、米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87.
粳型红米雄性不育恢复系红零的选育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携有红米色素且抗寒基因的中间材料天红、掺粳恢复基因R481和广亲和基因“02428”等不同类型材料为亲本复合杂交,经分步聚合逐层重组,多代跟踪测配,定向培育出具恢复力强(恢复度均在80%以上)、亲和性好,抗寒性强的粳型红米恢复系-红零。经与不同胞质类型的籼型不育系测配鉴定,表现出较强的以穗粒优势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本文就恢复系的选育路线及对贵州有色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作了探  相似文献   
88.
通过剪除部分颖花和部分功能叶片以及~(14)CO_2标记光合产物等处理,探讨了亚种组合结实率偏低的生理原因。结果证明:光合产物供给水平是制约亚种组合结实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虽然亚种组合的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叶面积比常规籼稻大得多,但由于每穗颖花数多。以至每朵颖花占有的叶面积并无明显优势,且其光合速率低于常规籼稻,因而分配给每朵颖花的光合产物量相对减少,限制了部分颖花的发育。~(14)C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比率不但不低于常规籼稻,而且比其略高,说明亚种组合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不是结实率偏低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9.
90.
秀水134是浙北单季晚稻中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常规粳稻新品种,一般单产560kg/亩,示范方单产600kg/亩,攻关田单产650kg/亩。高产栽培主要围绕全苗匀苗、促根、壮蘖、攻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主要栽培技术掌握:适期早播、稀播、适氮增钾增有机肥、因需湿润灌溉和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