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4篇
  55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随机区组试验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研究聚谷氨酸尿素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聚聚谷氨酸尿素等量处理和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增产,分别亩增产14.0kg、7.78kg,分别增产8.09%、4.49%。亩增加效益分别为56.4元、31.7元。  相似文献   
52.
以玉米B73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玉米B73叶片C4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即C4PPDK基因的c DNA全长并测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典型C4作物玉米PPD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73玉米C4PPDK基因有19个外显子,18个内含子。无论在高氮还是低氮条件下,玉米野生型与ppdk突变杂合子在表型上均无显著差异。野生型植株中PPDK表达量约为杂合子的2倍;与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下PPDK野生型和杂合子中PPD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PPDK蛋白可能参与了对低氮胁迫的响应。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PPDK与氮代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田间试验设置正常氮和减氮20%两个施氮水平,每个氮处理下设置不喷施、3或8叶期小剂量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1.8 kg/hm2)、3或8叶期大剂量喷施(3.6 kg/hm2)等5个处理,研究氮肥减施下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对玉米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各器官干物质量的累积分配无显著影响,氮肥减施后氮素累积量明显降低,但子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提高5.6%。与不喷施相比,3叶期喷施显著增加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量,子粒氮素分配比例在8叶期小剂量喷施下最高为61.39%,8叶期喷施显著提高了营养器官花后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穗行粒数,正常氮下3叶期小剂量喷施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1.87 t/hm2。氮肥减施小剂量喷施下的产量与正常氮不喷施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氮肥减施20%下3或8叶期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1.8 kg/hm2能够维持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4.
盐酸塞拉嗪对大鼠不同脑区Gln及As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盐酸塞拉嗪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盐酸塞拉嗪中枢麻醉作用的可能机理.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恢复Ⅱ组和恢复Ⅲ组.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结果表明:腹腔注射盐酸塞拉嗪40 mg·kg-1后,麻醉组大鼠海马和丘脑Glu、As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小脑和大脑皮质Glu、As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恢复Ⅰ组除脑干外其它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恢复Ⅱ组各脑区Glu和Asp的含量均恢复显著(P>0.05);麻醉全程,脑干内Glu和Asp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提示,盐酸塞拉嗪对海马、丘脑、小脑和大脑皮质内Glu、Asp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盐酸塞拉嗪的中枢麻醉作用,可能与降低海马和丘脑内Glu、Asp,增加小脑和大脑皮质内Glu、Asp的含量有关,海马可能是盐酸塞拉嗪作用的最敏感的脑区.  相似文献   
55.
<正>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在肉产品中产生有害残留等特点,中草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在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提高饲料报酬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试验通过中草药不同添加量的组合饲喂肉仔  相似文献   
56.
聚谷氨酸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肥料增效剂,对多种作物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为了解聚谷氨酸对大蒜的增产效果,2014年对聚谷氨酸在大蒜上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聚谷氨酸可以明显提高大蒜产量。  相似文献   
57.
大豆萌发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在浸泡、萌发两个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活力变化。通过测定大豆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间接测定大豆中GAD的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在25℃,浸泡10h,大豆中的GAD活性达到浸泡中最高水平,酶活性为2.45U。浸泡后的大豆在30℃,萌发40h时,酶活性达到萌发中最高水平,为1.28U。大豆在浸泡和萌发两个状态下,GAD活性较储藏期都有很大提高,且浸泡时酶活总体水平高于萌发期酶活总体水平,其中大豆GAD在25℃,浸泡10h时活性最高,为2.45U。  相似文献   
58.
《中国动物保健》2013,(1):86-86
谷氨酰胺是乳中最丰富的氨基酸。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NSL伴有轻度的分解代谢状态,使骨骼肌蛋白降解提供用于合成额外谷氨酰胺的氨基酸。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从分娩前30天至分娩后21天给母猪饲喂添加L一谷氨酰胺或市售的谷氨酰胺(按照重量的2.5%混合人每天的饲料中)的日粮防止骨骼肌谷氨酰胺减少同时增加乳中的谷氨酰胺含量。  相似文献   
59.
酸解断开叶酸酰胺键,游离出谷氨酸,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设计15min短程序,测定谷氨酸,而后反推出叶酸含量。该法重现性好,变异系数CV=1.33%,平均回收率为100.43%,浓度与面积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94,可随氨基酸同时测定,耗费成本低,没有叶酸标准品,也可测定叶酸含量。适用于不含谷氨酸及其类似物之外的任何样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