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5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林业   1398篇
农学   1753篇
基础科学   147篇
  570篇
综合类   9286篇
农作物   1054篇
水产渔业   1675篇
畜牧兽医   4580篇
园艺   3083篇
植物保护   508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705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1004篇
  2012年   1474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245篇
  2009年   1402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72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1143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52.
53.
不同干燥强度对多花黑麦草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4.
许杰 《长江蔬菜》1989,(1):20-20
湖南邵阳市农科所,经过5年(1982—1987年)共8代(其中3个世代在海南冬育)的试验研究,选育出雪峰花皮无子西瓜(352—K_2)新组合。又一次开创了商品生产中的新途径。雪峰花皮无子两瓜(352—K_2),以80452四倍体西瓜为母本,K_2自交系二倍体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全生育期为95—100天,属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55.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层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环,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6.
温度对棉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7.
陈小麟  范越 《家畜生态》1994,15(3):8-12
金定鸭的外型分化,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双重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羽域在适应水域环境的重要性,雌雄金定鸭的正羽都按共同的羽域顺序陆续更换生长;与此同时,一日龄外型相同的异性雏鸭,逐渐表现出性双态,包括喙色、羽色、声音、性羽、体重和行为的表型差异,以满足繁殖竞争的需要。金定鸭性行为的出现以其性双态分化为基础,而性行为的分化又是其生理成熟的前提条件。对雄鸭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的快慢与其生理成熟的早迟是一致的。黑色尾羽的雄鸭,体重较小,其发育速度和性成熟均快于体重较大的白喙或端白尾羽者,因此,建议将尾羽颜色、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作为雄鸭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58.
杂交早稻吸氮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早稻吸氮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500千克左右,植株每亩总吸氮量平均为9.78千克,其中土壤供氮量占52.45%。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氮量占50.72%,中期占31.08%,后期占18.30%,以中期施氮对叶片含氮率影响最大。在高氮水平下,中期施氮导致茎鞘醣含量急剧下降。抽穗前植株吸氮量与每亩发育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结实率受每朵颖花占有抽穗前醣量的影响。最适 LAI 为6.5~7.5。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