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5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592篇
农学   788篇
基础科学   360篇
  303篇
综合类   4109篇
农作物   652篇
水产渔业   298篇
畜牧兽医   1542篇
园艺   781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业新技术》2004,(5):29-29
1.五星一号:属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2.4~98.1 cm,底荚高度12.7~13.3cm.主茎节数17.6~18.1节,有效分枝0.85个,直立生长.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毒病,耐旱、耐盐碱.  相似文献   
72.
73.
猪的联合育种就是将相同或相近育种目标的种猪场有组织地联合起来建立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一个大的核心群,即“超级核心群”,具有统一的数据记录系统、性能测定制度和选择方法,统一进行遗传评估,选出最优秀的种公猪,以供各场/群共享。猪场/群间通过人工授精(AI)或购买种猪进行基因交换,建立遗传联系。每个猪场/群相当于一个子核心群,各猪场/群  相似文献   
74.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75.
据《科学》5月1日的报道,德国科学家Stegemann S.和BockR.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植物组织移植的交界处,细胞遗传物质可以频繁进行交换。组织移植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从植物育种到动物器官移植,都包含在这个概念之内。传统的观点认为,组织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各自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移植的组织供体和受体虽然融合在一起,但是它们的遗传物质不会混合。  相似文献   
76.
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种间天然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牧草试验站的田中发现了数株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ElgmusdahuricnsTurcz.)的种间天然远缘杂种植株,穗子外形特征为晚熟老芒麦和披碱草的中间型、半弯的镰刀状型,取样固定,经花粉母细胞镜检发现,染色体数为2n=35(SSHHY),这与预期数相符,表明了它是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的天然远缘杂交种,并且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77.
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林兴桂  尹立荣 《园艺学报》1993,20(3):231-236
  相似文献   
78.
79.
理想株型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培育成功与应用,标志着栽培稻种内部资源间遗传信息的交流及配组变得相当容易、栽培种资源的利用已趋饱和。要在亩产800Kg的高平台上取得水稻育种的新突破,种质创新是基础。因此,必须拓宽资源利用范围,转移远缘物种有利性状基因,创新水稻种质。而利用远缘资源创制水稻新种质,必需采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80.
向日葵种间杂交中胚培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