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变动及其对鱼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们在1980~1982年及1987年夏季对太湖的水生植物资源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太湖水生植物种群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鱼类区系组成及鱼产力影响较大。.方法调查工作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进行。东太湖水生植物资源茂盛,故采取划分断面,定点采样。西太湖除竺山湖、杨湾等处作定点采样外,其余湖面随机取样。计算沉水植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维管束植物区系科、属、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是北京植物种类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维管束植物575种(含变种、变型),隶属于95科324属;八达岭林场维管束植物大科少、小科多,属以中小属为主,优势科属的排名与北京基本一致;林区草本植物发达,占植物总数的68.0%,木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占植物总数的25.4%,植物生活型谱与该区暖温带向温带过渡的气候特征相吻合;该区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性质,其它各种类型的也有分布,说明林区物种丰富,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09,(19):20-20
近年来.随着园林水景的广泛应用.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造景作用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介绍.我国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61种.145属400余种及其变种.可供选用的将达300个品种。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竹材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芳纯 《竹类研究》1998,(1):178-194
  相似文献   
15.
1、症状 烟草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地上部.苗床期染病,始于2片真叶期,先叶片主脉或侧脉上产生病斑,很快病斑沿中脉扩展到叶柄处及茎部形成圆形至椭圆形黑斑,大小0.2~0.3毫米,后向上下扩展成条斑,随之顶芽上有病斑的一面弯曲,同时病株有病一侧叶片凋萎,全株呈"偏枯"状态,严重的全株枯死.剖开病茎从基部到顶芽的维管束内具明显的黑线,近黑线处叶脉变黑发皱,茎外密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大田期症状类似于苗床期症状.  相似文献   
16.
1 症状识别要点 1.1青枯病.植株猝死,但仍保持绿色,维管束坏死变褐,根部腐烂,挤压茎的横断面有白色菌脓溢出,一般发生在苗期至坐果期.  相似文献   
17.
1997-1998年两年对新株型(NPT)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形态解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T水稻全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呈现两次高峰,黄熟期后植株仍具有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但茎鞘物质转化率低,导致生物较量潜力未能充分发挥,NPT水稻的强热粒于开花后14d达到灌浆高峰,弱势粒表现两次灌浆现象,籽粒中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特性青和汕优63,且NPT水稻穗颈维管束数总面积较小,影响了物质向穗部运转,此外,本文还对NTP水稻的遗传改良和高产载培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糖用甜菜和和甜菜为材料,研究了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有其在各器官间的贯通方式结果表明:1.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始于子叶节,并由此向上和向下分别形成叶柄和根中物初生维管束;三生维管束是由额外形成层产生,它的发育始于下胚轴的上半部,即子叶了的下方。2.1-7人三生维管事环及其环间薄壁组织是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三生维管束环的维管束直接与基本叶中的维管束相贯通,这对甜菜根的膨召片中糖分向根部运  相似文献   
19.
东港湖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东港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分布以及与渔业的关系。由于放养鱼类的摄食,水生植被多样性不高,稳定性较差。根据东港湖水生植被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水草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揭示枣果实维管束的解剖结构特征,为枣果实糖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北制干品种—木枣为研究对象,利用离体染色、石蜡制片和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枣果实维管束分布、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枣果实维管束属外韧型无限维管束,根据分布位置将其归为核内维管束、内果皮维管束和中果皮维管束三类。果实维管束由果柄中12条维管束发育而来,中心2条发育为核内维管束,其余10条主维管束发育为内果皮和中果皮维管束。核内和内果皮维管束为果核的硬化和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中果皮维管束为果肉组织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各维管束韧皮部发达,增强了有机物质运输的效率。【结论】枣果实维管束有三类分布形态,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形态差异)为枣果实不同部位提供水分和有机营养。韧皮部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与内含物的变化可能与韧皮部卸载方式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