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变动及其对鱼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们在1980~1982年及1987年夏季对太湖的水生植物资源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太湖水生植物种群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鱼类区系组成及鱼产力影响较大。.方法调查工作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进行。东太湖水生植物资源茂盛,故采取划分断面,定点采样。西太湖除竺山湖、杨湾等处作定点采样外,其余湖面随机取样。计算沉水植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活污水及农废物肥育养鱼,在亚洲和欧洲几个国家中早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特别在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把它引入鱼塘、湖泊,能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供鱼类摄食。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活污水中渗入不少工业有毒废水及合成洗涤剂等,用这种污水养鱼,鱼体将成为病原体及毒物的媒介物,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很少  相似文献   
3.
溶氧、水流与鱼类生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鲫鱼在流水状态中的净增重率分别是静水中的3.466倍和4.09倍。鲤鱼净增重率与溶氧含量呈指数函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姜礼燔  曹萃禾 《水产学报》1985,9(3):223-230
本文报导了对含酚水的自净试验、鱼类急性中毒试验、鱼类对含酚水的回避试验、鱼体酚污染的嗅感与味感测定、以及鱼体酚的积聚与消除试验和鲤鱼酚中毒的组织学检查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水温越高,水中酚浓度降低越快;白鲢、草鱼、鲤鱼在水温28℃时,酚污染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25.14毫克/升、30.98毫克/升、31.00毫克/升,水温降低酚毒性增强,即其半致死浓度下降;白鲢、草鱼、罗非鱼在水温21—26℃的含酚水中,都无回避表现,即使在含酚量高达25毫克/升时,仍无明显回避行为;酚中毒的鲤鱼,在肝脏组织切片上可以发现细胞膜收缩、核增大、细胞间出现空泡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早在1975年作者于湖北省阳斯县竹林塘渔场家鱼人工繁殖中,首次发现大批初孵的草鱼苗腹部发白,当地人称之为“自肚病”;患病鱼苗移动缓慢,接着陆续死亡。以后在湖北省江陵县、江苏省江阴县、无锡县等一些养鱼场中也相继发现此病。据调查,在家鱼人工繁殖中得此病的鱼苗死亡率一般为6%左右,严重的达60~70%;有时甚至全部覆灭,如1975年与1976年竹林塘渔场与阳新县军垦农场的数批草鱼苗有300万尾以上,患此病的几乎全部死亡;1981~1983年江阴县水产场每年因此病死苗的超过两百万尾。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这种疾病,而且迄今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从1983年以来,我们对患有此病的草、鲢、镛鱼苗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主要通过细胞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及模拟生态学等方法进行观察,发现该病起源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温度突变。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肠炎、烂鳃及赤皮病是流行于我国淡水养殖地区.危害草、青鱼的主要疾病。这三种病的发病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直接影响池鱼产量,威胁养鱼业的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有关科技人员,经多年调查研究,以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筛选出多种防治“三病”的新药,并由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一些养鱼场及水产科研单位的试用,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已通过技术鉴定的两种新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湖泊的浅湾里,在一汪汪池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丛丛青翠碧绿的水生植物,这种植物长着手掌般大呈园形或心形的绿色嫩叶,中间簇拥着一个个透明的翡翠色葫芦,葫芦上面开着淡谈的紫花。随着荡漾的水面,小葫芦轻轻晃动着,这种美丽的植物就是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属于雨  相似文献   
8.
在湖泊的浅湾里,在一汪汪池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丛丛青翠碧绿的水生植物,这种植物长着手掌般大呈园形或心形的绿色嫩叶,中间簇拥着一个个透明的翡翠色葫芦,葫芦上面开着淡淡的紫花。随着荡漾的水面,小葫芦轻轻晃动着,这种美丽的植物就是水葫芦。  相似文献   
9.
四种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四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别研究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收、有机氯农药的积累、亲巯元素(铜、铅、镉)的富集。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维管束植物有较强的净化水体能力。特别是飘浮性植物凤眼莲、芜萍对以上几种污染物的吸收率高、耐污性强,且该植物生存的适应性广,并容易从水体中分离,是理想的净化品种。把这些植物应用到生态系统工程中,是一项投资少、设备要求简单,见效快的处理污水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锌对硬头鳟Salmo gaiscl的安全浓度,本文以鱼类在96小时的毒性试验中所出现的呼吸频率变化反应来加以评估。试验采用美国俄勒岗州的两种硬头鳟,在不同水温(712,17℃)和不同硬度(25,125毫克CaCO/升)的条件下接触锌溶液。呼吸频率是根据口腔和鳃盖的张合而产生的生物电势来计测的,在10次试验中有5次表现出在高浓度情况下呼吸率显著增加。当水温12℃,硬度为25毫克CaCO3/升时,锌的浓度达到144微克/升便出现呼吸频率变化的反应;而对于胚胎和幼龟来说.安全浓度的计测有一个缓慢的接触过程,其值在444~819微克锌/升之间。这就表明,呼吸频率的计测至少象长期的毒性试验一样可作为一种测试手段.也许还能用来检测对鱼类有害的其它潜在的化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