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探讨了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建立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垂穗披碱草播量为15kg/hm2较适宜,播量与行距的配置为22.5kg/hm2和30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42.
通过试验田,盆栽和特制塑料袋三种不同培苗方法取样观测结果表明,、10种供试披碱草属牧草种根数为4-5条,第一条种根于播种后8-16天出现,33天内种根全部出现,种根寿命约为2个月;侧根一般在播后13-32天内出现,主要分布在种基部1-40毫米部位,节根在播种后33-38天内出现,初期生长速度约5-6毫米/天。  相似文献   
43.
甘南州披碱草种子开发的前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毅才 《甘肃农业》2001,(12):25-26
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又是重点,其中种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甘南州面对千载难逢的大开发机遇,积极开发草地资源,使草地优势草种披碱草种子开发取得了突破性和开拓性成就,但这与中央和省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了今后披碱草种子开发更好更快,同时也为其它草种开发开提供借鉴,现将此项工作回顾和展望如下.  相似文献   
44.
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产草量形成与水热季节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两草种产草量季节变化的高峰期一般出现于8月中旬。在此之前的增长动态,符合于 Logistic 生长模式。旺长的始期和终期分别为6月初和7月下旬。这是草种特性在川西北高原水热气象条件作用和制约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气温的季节变化为主要外因。此外,群体季节生长过程存在着生长中心随生长阶段转换而转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45.
对采集自我国12个不同分布区的105个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居群的14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穗部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多样性指数(H′)在0.784~1.65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6;居群总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36,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7.89%。14项穗部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多样性、居群总多样性以及变异系数变化不完全一致,居群内H′最高的为旗叶与穗基部长度(1.648),居群总H′最高的为小穗长(2.054),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第一颖芒长(58.932%),平均变异系数为31.22%,表明穗部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F检验差异极显著。引起居群形态差异的性状与种子产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穗长、穗宽、第一颖芒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第一外稃芒长、每穗轴小花数、第一颖长和第一颖宽。我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是相关的,我国西北部是野生披碱草属牧草分布中心,也是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中心。此外,提出了我国披碱草属牧草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46.
<正> 一、草种选择1.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品种。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范围。寒冷地区可选择种植耐寒的紫花苜蓿、聚合草、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草木樨、冬牧一70黑麦、无芒雀麦、串叶松香草、沙打旺等;干旱地区可种植耐旱的紫花苜蓿、苏丹草、沙打旺、籽粒苋、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羊草、无芒雀麦、披碱草等;炎热地区可种植串叶松香草、苏丹草、苦荬菜等,但不宜种植无芒雀麦、披碱草、白三叶、红三叶、聚合草等;温暖湿润的地区可种植黑麦草、苏丹草、饲用玉米、白三叶、红三叶、串叶松香草、苦荬菜、聚合草、象草等。2.根据土壤类型选择品种。中性偏碱土壤适宜种植耐碱性强的品种,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中性偏酸土壤适宜耐酸性强的品种,如红三叶、白三叶等;盐碱地只适宜种植耐盐碱的品种,如沙打旺、黑麦草、籽粒苋、羊草、  相似文献   
47.
中国春-粗穗披碱草罗伯逊1Ht S.1BL易位系高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为了获得抗病小片段易位系,用中国春ph1b基因缺失突变体对1Ht S.1BL进行了诱导,获得了大量诱导后代。本研究用位于小麦1DS染色体的87个EST-STS标记对中国春、粗穗披碱草和1Ht S.1BL易位系进行分析,未发现多态性标记。对其中扩增较好的引物BE444859的PCR产物进行随机克隆测序,获得了14个序列,与已发表的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序列具有97%以上的同源性,14个序列均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表明,仅2个序列含有HaeIII酶切位点。验证实验结果表明,BE444859/HaeIII组合可以在供试材料中获得多态性。进而用BE444859/HaeIII对一套中国春-粗穗披碱草附加系和151株诱导后代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异多态性条带仅出现在含1Ht S的材料中;68株后代材料均可扩增出多态性带。因此,BE444859/HaeIII可以作为粗穗披碱草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CAPS标记,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的1Ht S染色体。本研究揭示当杂交亲本间无直接PCR多态性而又需要建立标记时,发展CAPS标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阐述了披碱草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方法、性状选择与确定、标准品种的选用和判定标准等内容。按照UPOV《TG/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及统一描述总则》、《中国饲用植物志》等资料,结合试验中披碱草属植物品种的生长特性,编写完成了《披碱草属DUS测试指南》。筛选出26个测试性状和10个标准品种;其中,质量性状2个、数量性状20个、假质量性状4个,为我国披碱草属植物新品种评价提供了DUS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49.
4种牧草苗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NaCl溶液分别对梭罗草(Roegneria thoroldiana)、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它们在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胁迫下植物组织受伤害程度、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质量分数为0.2%时,4种供试牧草的抗盐性依次为碱茅>中华羊茅>梭罗草>垂穗披碱草;在质量分数为0.4%~1.0%时,抗盐性依次为碱茅>梭罗草>中华羊茅>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不同温度下青藏高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贮藏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垂穗披碱草为青贮原料,在当地完成塑料袋青贮后带回实验室分别置于15和25 ℃下进行青贮,在贮藏2、4、6、8、12、14、30、60 d后开袋,测定其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 ℃处理下,pH值缓慢下降至5.68,乳酸含量1.44%,青贮效果不佳;25 ℃增加了乳酸含量(6.21%),使pH值显著降至4.27(P<0.05),取得了良好的青贮效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AN/TN值逐渐增加,乙酸含量在发酵初期(4 d内)显著增加(P<0.05),在发酵后期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之后保持稳定。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