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1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872篇
农学   1533篇
基础科学   846篇
  317篇
综合类   6502篇
农作物   1067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1160篇
园艺   472篇
植物保护   14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物质液化燃油的可利用性及转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能够替代石油的能源及其生产技术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生物质资源丰富,但是其利用率却很低。为此,提出了生物质转化技术—热解的改进方法,其关键点在于能有效地从生物质中提炼出特性较好的生物质油,产物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内燃机燃料。  相似文献   
92.
草甸土种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耕层病虫害较重 ,缺乏微量元素 ,速效磷含量低。重迎茬面积增大 ,田间管理粗放 ,后期脱肥也会引起减产。近几年推广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 ,如何实现公顷产量30 0 0 4 0 0 0kg的生产指标 ,黑龙江省桦川县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及调研成果 ,提出 7点建议 ,供广大种植者及农业技术人员参考。a .选择禾谷类前茬种大豆 ,实现 3年以上轮作制度 ,有利于控制土壤耕层病虫草害的发生。首选玉米茬、小麦茬 ,谷茬也可以 ,马铃薯茬也适合种大豆。b .选择高油大豆脂肪含量在 2 2 %以上的品种 ;选择高油高蛋白品种 ,总含量应…  相似文献   
93.
油用型向日葵籽实主要经济性状与含油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廷武 《种子世界》2004,(11):25-26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20个国内、外油用型向日葵(油葵)杂交种籽实主要经济性状,即容重、籽仁率、百粒重、含油率、产油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容重(g/L)对籽实含油率的贡献值>籽仁率(%)>百粒重(g),容重、籽仁率与籽实含油率的高低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3Y=0.588 8、r2Y=0.683 3);百粒重与籽实含油率呈负相关(r1Y=-0.002 52).而公顷产油量(产量×含油率)是评价油葵杂交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油葵籽实含油率(%)与公顷产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y1=0.618 0).因此,在油葵"三系"配套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除兼顾其他综合农艺性状外,籽粒经济性状中容重、籽仁率、百粒重等是影响油葵品质(含油率)的重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4.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侯国佐  杜才富  侯燕  秦信蓉 《种子》2004,23(5):59-62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十号含油量平均达44.43%,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7%,硫苷含量为26.03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3%,比宁杂1号和宁杂3号分别增产5.35%和6.96%,最高产量可达3.5~4t/hm2.是一个具有"三高两低"高效型的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应用将会给农户和加工部门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
涞源县地处太行山北段深山区,有林面积4.3万hm^2,树种多为油松、刺槐等。以往发生森林病虫害均采用传统方法除治,速度慢、投入高,对于林木密集、树体高大的林分,由于山高坡陡,人员行走不便,一般喷药机械达不到要求的喷雾高度,使防治工作受到很大限制。自2002年以来,采用烟雾载药技术防治油松毛虫和桦天幕毛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深受群众欢迎。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油罐本安型阻油切水阀研制过程中的几个技术关键之一 ̄二次启动进行了较详细的力学分析,研究了阻油切水阀的启动过程,分析了启动过程中液体在静止和流动两种情况下对浮球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启动机构方案。  相似文献   
97.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98.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剂提取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分析了葡萄子的综合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油柰桑白蚧是桃、李、柰等果树重要害虫。在福建省古田县 1年发生 4代 ,以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 ,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 17℃左右时开始产卵。各代 1龄幼蚧发生高峰期 :第 1代 4月中下旬 ;第 2代 7月上中旬 ,并开始世代重叠 ;第 3代 9月上中旬 ;第 4代 10月下旬。全年以第 1代幼蚧发生量最多。冬季剪除虫枝 ,在第 1代幼蚧高峰中后期喷药 1~ 2次 ,第 2代剪除遗漏的、局部严重的虫枝和用药挑治幼蚧 ,以及移植天敌 ,能很好地控制桑白蚧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0.
油菜菌核病是我省油菜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年份造成的损失约占 5 %~ 1 0 % ,大发生年份超过30 % ,2 0 0 2年、2 0 0 3年已连续 2年大发生 ,给我省的油料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影响菌核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 3个 :一是菌源基数 ,一般来讲 ,我省菌核病连年发生 ,常年 2月中旬即可见子囊盘 ,近 2年每m2约为 1 8~ 2 5 3个 ,菌源广泛存在 ;二是气候条件 ,如果油菜花期遇降水天气 ,则有利病菌的浸染、扩散。春雨连绵是我省气候的主要特点 ,常年的 3~ 4月我省降雨量在 2 30mm左右 ,雨日约占一半 ,非常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三是品种的抗病性 ,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