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16篇
  444篇
综合类   1092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9 毫秒
71.
介绍了长江荆江河段沿江两岸(宜昌葛洲坝-湖南城陵矶)测量控制点的埋标、观测、成果资料整编工作,重点论述了控制点标石刻字、长江两岸GPS同步观测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江苏省淮南片 1 989~ 1 999年连续 1 0年 (5轮 ) 4 5个小麦品种 (系 )的区试结果 ,其平均产量为 5 .0 661 t.hm- 2 ;年度 (轮次 )间的产量呈现低 -高 -低的演变趋势 ;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穗数较为稳定 ,且与产量关系不密切 ;而每穗粒数随着产量的起伏表现较大增减 ,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粒重大小基本决定产量高低。本地区目前应用推广小麦品种的出粉率均较低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以苏麦 6号较高 ,但由于其面团稳定时间短 ,仍不适于制作面包 ;扬麦 1 5 8和宁麦 8号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 ;宁麦 9号为较优质的饼干、糕点小麦。此外 ,还探讨了小麦产量育种的策略和品质改良的重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73.
北京地区小麦品种更换与产量组分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华  福德平 《种子》2000,(4):50-51
本文对北京市小麦品种的更换、产量的变迁及产量性状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过去50年中,北京市已实现了六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单产由建国初期的645kg/hm^2提高到90年代的5736km/hm^2。平均每次品种更换单产提高1018.5km/hm^2,增产55.6%,其中新品种在产量提高中的作用占30%左右。在产量三因素中,穗数和穗粒数在50年中变化不,千粒中粒重的增幅较大,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并且仍有潜力可挖。北京地区超高产品种的培育应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重点抓每穗粒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
《中国茶叶》2008,30(6):32-33
一、茶号 走进祁门,无论哪个村落,只须向年老的长者问一声:“以前村里有茶号吗?”答案都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江淮稻区种植的主要粳稻品种的品质和二十多年来育成的中粳品种(系)农艺性状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性状中的垩白率偏高和垩白度大是引起该稻区稻米品质不良的主要原因,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在主要农艺性状中,有着单位面积穗数下降、总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上升、着粒密度增加、株高变高、穗长变短、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生育期变长的趋势。产量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穗粒数增加引起的。近些年来,选育出的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弯曲穗型粳稻品种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6.
<正>一、蛋鸡苗的销售渠道演变历程:1.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蛋鸡苗生产场家仅限于区域性销售,销售半径很小。如果是县城里的场家,销售主要在本县;如果是地区或市里的场家,销售主要在本地区或本市。  相似文献   
77.
达州地区历年水稻稻飞虱发生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达县近20年来水稻稻飞虱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飞虱的发生演变规律.明确了白背飞虱是本地区水稻致害成灾的主要虫种,7月上、中旬的四(2)代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的五(3)代是本区一季中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并对本地区稻飞虱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本地区稻飞虱的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把河床表层以泥砂构成的河流叫作移动河床的河流。由于水流作用使河床表层的泥砂产生移动,这种河床高度发生变动被称作河床演变。现在预报河床演变的问题已成为移动河流的最重要课题。移动河道按其长度可大致分为:1)大规模河床演变(数km以上级),主要研究水坝淤砂...  相似文献   
79.
依据人流多少,选取村落空间重要元素,包括村口、圣地、入户、街巷等空间,通过对其原始功能及后期形态变化的阐述与分析,总结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成因。  相似文献   
80.
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具有保障性的作用.以博州地区为例,对博州地区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演变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以期对当前全州的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