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16篇
  444篇
综合类   1092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选取浙江楠溪江古村落作为江南丘陵传统乡村聚落的典型代表,以生态图示语言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图判读方式,分析其自然景观图示语言、文化景观图示语言、网络化图示语言和生态流与生态过程,最终归纳总结出江南丘陵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图示特征和生态演变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32.
农业经营格局的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机制.采用1990-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值及其经营结构数据,引入重心模型,对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主要农产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反映农业经营格局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经济重心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形成“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主要农产品形成规模化的集聚生产格局,粤西地区成为区域农业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农业经营格局演变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驱动.自然资源条件是农业经营格局形成的客观基础,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是农业经营格局改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且其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3.
自2009年9月云南省传统雨季提前结束.2010年云南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开始.寅威市农业生产与全省一样.连续五年受到十旱影响。但是,宣威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在干旱灾害面前不低头.以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其他农业r作为载体.不断研究改进玉米科技抗旱技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4.
稀土元素示踪坡面次降雨条件下的侵蚀过程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定量研究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过程,该文利用REE-INAA(稀土元素-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将REE元素沿坡面垂直分层布设并结合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次降雨条件下面蚀和细沟侵蚀的转变和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坡面主要发生面蚀,细沟出现后,坡面侵蚀将加快加剧,细沟侵蚀深度随之迅速增加。坡面侵蚀中面蚀量约占总侵蚀量的30%左右,细沟侵蚀量占70%左右。单位深度范围内最上层土壤侵蚀量最大,向下依次递减。可以将坡面侵蚀形态演变过程划分为面蚀、细沟发育和细沟稳定3个阶段,各阶段转化都有明显的拐点出现。因此,利用REE-INAA方法可以对土壤侵蚀演变过程进行较准确地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5.
构建人本导向下的区域产城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2008—2017年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长三角大部分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并不均衡,其中省会城市发展速度快、水平高;而安徽省绝大部分城市普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良性发展体系尚未形成。各城市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产、城、人三者的关系,以实现产城融合水平的提升。同时,城市间可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高低。选取其北部典型县域——天镇县,研究长时期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983年、2008年和2019年耕地质量数据,运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天镇县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36年(1983—2019年)来,天镇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现整体上升、后期快速增加的变化特征。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年均增加量前期(1983—2008年)较低,分别为0.20 g?kg-1和0.01 g?kg-1,在后期(2008—2019年)较高,分别为0.29 g?kg-1和0.03 g?kg-1。碳氮比呈现前期无显著变化,后期显著降低。(2)36年来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块基比均提升至高于25%,表明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逐渐减弱,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增强。(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呈现西部低、东部高的格局,西北部和中部的变化速度快。综上,36年(1983—2019年)来,施肥及秸秆还田等因素是导致天镇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当地条件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并合理施用氮肥能快速提升耕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7.
青岛地区苹果主要害虫种类的演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地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病虫为害问题也一直存在。现今苹果生产与50年代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害虫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害虫种类的演变规律,对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害虫种类演变根据有关资料[1],将苹果害虫演变情况列于表1。表1青岛地区苹...  相似文献   
138.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保证动物疫病防控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 一、深刻认识疫病防控工作的新特点 1.深刻认识疫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饲养方式的转变,重大动物疫病发病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有了新变化。主要表现是发生的空间分布由地区性演变为全球性,发生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高发演变为全年性散发,发生的程度由区域性片状发生演变为随机性、突发性散发,发生的病种也由单一病种向多病种并发、混合感染转变,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