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为探究湿害胁迫对不同湿害敏感性芝麻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耐湿基因型湖北竹山白和湿害敏感基因型鄂芝2号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进行湿害处理,以湿害处理前材料为对照(CK),分别测定芝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及可溶性糖(SS)]相对含量,保护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相对活性和丙二醛(MDA)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竹山白与鄂芝2号的SS相对含量和SOD相对活性的变化情况相似,二者均分别呈"W型"和"M型"变化趋势。湖北竹山白的SP相对含量和APX、CAT、POD相对活性始终明显高于或稍高于鄂芝2号,但鄂芝2号的Pro和MDA相对含量始终明显高于湖北竹山白,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综上,对湿害胁迫的耐受程度湖北竹山白强于鄂芝2号。本研究为芝麻耐湿生理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及耐湿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农家致富》2008,(8):24
今年的“立夏”在5月5日。立夏以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此时,江南止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  相似文献   
43.
麦田湿害防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孙元敏,郭绍铮麦田湿害发生在许多国家,造成麦田湿害的原因很多,沿海一带或河流下游,地下水位高,因雨水多,雨水分布不匀;连续灌溉后地下水位抬高等都可能产生了积涝和盐渍化。一、受渍小麦的生长与生理变化据Tro...  相似文献   
44.
乙烯响应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TaERF2在小麦湿害胁迫下作用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对TaERF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检测TaERF2在不同耐湿品种中的表达特征及原核表达。结果表明,TaERF2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355个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和YRG、RAYD基序。AP2/ERF家族转录因子进化和同源比对分析表明,TaERF2属于AP2/ERF家族B2组,与拟南芥AtRAP2.12、AtHRE1和水稻OsSNORKEL1、OsSNORKEL2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启动子区域含有缺氧厌氧顺式元件,推测TaERF2可能为湿害胁迫响应基因。湿害胁迫后,TaERF2在小麦根系中特异表达,在耐湿小麦品种宁麦9号根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然后显著降低,而在不耐湿小麦品种郑麦1354根系中的表达无显著上调。原核表达结果显示,TaERF2可以快速响应ZPTG刺激诱导,与上述宁麦9号根系中的表达模式相似,表明TaERF2在小麦耐湿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解析小麦耐湿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采用饱和水浇灌法在塑膜耐湿池中进行,鉴定了来自江苏、湖北、新疆、河南等地的共729份棉花材料苗期的耐湿性,筛选出了28份死苗率为零的高耐湿材料。比较了海岛棉、中棉、陆地棉三大棉种的耐湿性差异。分析了棉苗在饱和水浇灌下根长、根重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47.
48.
1999年6月,我市连续遭受大到特大暴雨的袭击.据气象部门统计,截止6月27日12时,6月份的降水量为585 mm,是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2.62倍,为1998年同期的2倍多,仅6月26日上午8时至27日上午8时,24小时的降水量就高达109.9 mm.连续高强度的降雨,造成严重内涝,水稻产区灾情尤为严重,早中稻一般受淹时间为7~10天,低洼稻田受淹时间长达20多天,造成早中稻较大面积的绝收.灾害发生后,我们除及时采取扩大双季晚稻面积,改种玉米、大豆、蔬菜夏秋作物等措施外,还引进了水稻剥蘖移栽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水稻剥蘖移栽技术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陕南柑橘园控湿与减灾技术,包括科学规划和推行"三高三低"建园、开沟排湿和降低桔园地下水位、树盘覆盖反光避雨膜、深翻改土和增施有机肥、间伐复壮和合理密植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氮、磷、钾对湿害胁迫下甘蓝型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和中油杂5号苗期进行水淹处理模拟湿害胁迫,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湿害胁迫下施肥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看出,施氮磷钾肥对湿害胁迫下的油菜产量性状有重要影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每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和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和主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施磷量与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施钾量与每角粒数、千粒重和主花序长有呈显著正相关的趋势。湿害胁迫下,保证中等水平的磷肥和钾肥,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油菜的单产、投产比和经济效益。通过建立肥效与产量间的效应函数方程,在湿害危害严重的油菜种植地区,适宜肥料用量为:N 267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2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