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孕穗期湿害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耐湿性不同的三个栽培品种,运用人工模拟湿害的试验方法研究孕穗期湿害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湿害使籽粒灌浆期缩短;籽粒鲜重,干重下降;灌浆速率降低;单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及经济疾病下降。其生理原因是由于叶片Pn,叶绿素含量,单茎绿叶数,单茎地上干重,单茎地下干重和根系活力的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2.
通过苗期湿害处理,研究了24份不同基因型芝麻叶片相对电导率、含水量和保水力等性状变化。结果显示,湿害胁迫下芝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叶片含水量有所下降,叶片保水力降低明显,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相对电导率计算而来的伤害度与叶片含水量、保水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水量与保水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结果显示,参试材料明显聚为耐湿与不耐湿2大类,耐湿类群包含刚果野芝麻、竹山白、165、中芝13和赣芝13号。  相似文献   
23.
湿害对大麦形态和产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耐湿性好的品种对于降水量丰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在这些地区,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着丰富的耐湿资源。在江苏用3年的时间对一批大麦种子进行耐湿性的试验鉴定,研究湿害对大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对湿害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态特征与最终产量性状的影响,最终评估出它们对湿害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马铃薯抗湿性, 筛选耐湿品种, 本文采用盆栽淹水处理的方法, 以国内外14 个马铃薯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低氧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并利用湿害指数(WI)、抗逆系数(ARC)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马铃薯品种资源幼苗耐低氧性的差异, 对14 个供试品种资源进行了耐低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正常栽培(对照)比较, 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乌洋芋”、“早大白”、“Favorita”和“Vagor”品种的植株鲜重、植株干重、新叶数、株高和根系长度, 其平均抗逆系数为0.61~0.68, 这4 个品种对根际低氧胁迫敏感; 而“竹根”、“藏薯1 号”和“克新12 号”品种在低氧逆境下, 植株生长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小, 其平均抗逆系数在0.90~0.93,说明其对低氧胁迫的抗性较强; 其余7 个品种( “克新16 号”、“克新18 号”、“713NS51-5”、“717NS78-7”、“Cersa”、“458 DTO-33”和“川芋”)的平均抗逆系数在0.75~0.83,对低氧胁迫有一定的抗性。此外, 在淹水处理第8 d 时,“Vagor”和“Favorita”的湿害指数均达到3.0, 死亡率分别为47%和50%, 耐湿性最差; “克新18 号”、“乌洋芋”和“早大白”的湿害指数为2.5~2.8, 耐湿性较差; “竹根”、“克新12 号”、“藏薯1 号”和“克新16 号”的湿害指数为0.2~0.8, 耐湿性最强; 其余品种(“713NS51-5”、“717NS78-7”、“Cersa”、“458 DTO-33”和“川芋”)居中, 湿害指数为1.4~1.9。综合抗逆系数(ARC)、湿害指数(WI), 结合聚类分析的评价结果, 将供试的14 个马铃薯品种分为4大类: 耐低氧品种(“竹根”、“藏薯1 号”和“克新12 号”), 中等耐低氧品种(“克新16 号”、 “713NS51-5”、“717NS78-7”、 “458DTO-33”、“川芋”和“Cersa”), 不耐低氧品种(“克新18 号”、“乌洋芋”和“早大白”), 低氧敏感品种(“Favorita”和“Vagor”)。  相似文献   
25.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蔸的相对出苗期,淹没顶尖离体种苗的成活率、钵栽麻的茎粗湿害指数与干茎重湿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7、-0.606与0.684 ̄*,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钵栽麻淹水96小时,其生物产量损失37.16%,干茎重损失44.24%,品种间耐淹性差异明显,从10份材料中筛选出构皮麻1号、蔸麻2份耐淹性强的种质提供应用。离体种蔸是大批量种质资源耐淹性鉴定的适宜材料,茎粗是较好的湿害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26.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耐湿性不同的64份大麦基因型材料,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大田渍水条件下大麦基因型间耐湿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各基因型间耐湿性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地方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研究还表明,单株穗数、单株穗重和单株秆重的等权关联度均在0.5左右,可以作为大麦耐湿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7.
湿害对小麦叶片光合酶RuBPC活性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8.
小麦湿害与根际还原物质积累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立不同生育期不同时间相似生育期渍水,及渍水持续期和地下水埋深试验,研究小麦根际还原物质的积累和小麦发生湿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渍水麦田根际CO2,Mn^2+,Fe^2+,H2S的积累量与小麦受渍害的程度趋势一致,渍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受到自身生长特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29.
30.
油菜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湿害威胁中国的油菜生产。文章综述了湿害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危害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从育种和栽培2个方面提出的改善油菜耐湿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