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家蚕的染色体制片中.以精巢为材料,采用涂片.Giemsa染色法,对一代杂种苏5×苏6的核仁核仁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期细胞核内.大多数有一个核仁,少数有两个或三个核仁.在减数分裂粗线期至终变期的细胞核内,有一个核仁和三条贴附在核仁上的核仁染色体,这三条核仁染色体分别是第2号、第5号和第22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未见核仁,但至少观察到四条染色体有明显的缢痕(Chromosome constriction),它们是两对与核仁形成的有关的核仁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呈短杆状,未见明显缢痕.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S1蛋白的核仁定位情况,采用RT-PCR对其N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其克隆至PEGX-KG载体,构建重组质粒KG-NS1,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然后采用GST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NS1重组蛋白,免疫家兔来制备多抗,Western blot检测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对表达不同长度NS1 (NS1-219、NS1-230、NS1-237)的3种重组流感病毒进行了核仁定位的研究,3种重组毒的NS1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但都不能定位于核仁,说明NS1蛋白的截短与否并不影响其核仁定位,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2002—2004年,在对江苏徐州、常州、镇江和南京4个地区8个县(区),多个栽植点的1051株薄壳山核桃结果树进行定点观察调查基础上,根据选优标准,通过反复评比,选出优株句-23号,该优株单果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蛋白(N)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本研究根据前期已经鉴定的PEDV 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序列,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扩增出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缺失的PEDV N基因(dN),并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Ac-GFP-C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Ac-GFP-dN。将pAc-GFP-dN转染于Vero E6细胞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重组质粒pAc-GFP-dN表达蛋白的定位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周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完整的N蛋白相比,缺失核仁定位信号的N蛋白不能定位于细胞核仁,同时丧失了使宿主细胞周期在G2/M期停滞的能力,从而揭示了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对宿主细胞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26.
研究海南山栏稻16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的核仁核仁组织的数目及动态,并与水稻和水旱稻杂种F1作比较,发现山栏稻近半数品种具有3对核仁组织,比水稻多出1-2对,而且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核仁消失的时期比水稻晚。结果表明,海南山栏稻的遗传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7.
研究海南山栏稻16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1的核仁核仁组织者的数目及动态,并与水稻和水旱稻杂种F1作比较,发现山栏稻近半数品种具有3对核仁组织者,比水稻多出1-2对,而且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核仁消失的时期比水稻晚。结果表明,海南山栏稻的遗传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8.
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植株的不同花芽或同一花芽上不同部位等 ,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也表现为不同步性 ,显示了种群变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9.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Ag-NORs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Ag-NORs在细胞间、个体间以及每个家兔品种间数目变化范围均有差异;5个品种间差异显着大于品种内个体间差异.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德系安哥拉兔、青紫兰兔、大耳白兔Ag-NORs均数分别为3.31、3.05、2.67、2.96和3.62,说明Ag-NORs具有品种间特性,作为遗传指标,可用于研究家兔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0.
用银染技术研究了马立克氏病(MD)鸡淋巴细胞染色体上核仁形成区(NO)的变化.结果发现,MD鸡的银染NOR(Ag-NOR)数目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鸡(P<0.01);MD鸡的Ag-NOR分布也发生变化,MD阴性对照鸡的Ag-NOR仅位于一对微小染色体上.而MD鸡的却分布于多个微小染色体以及1号和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