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5篇
  58篇
综合类   44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6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消除中药颜色和不溶颗粒对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判定的影响,建立了微量肉汤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结果发现,抗菌剂(磺胺甲噁唑、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MIC测定前后的MIC孔细菌浓度比值(BCRMIC)为10-3~103。以BCRMIC为标准替代肉眼观察来判定中药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定量评价了68种中药的抗菌活性。五倍子、黄连、山楂、地锦草、厚朴、黄芩、石榴皮、翻白草、乌梅对克氏原螯虾源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其MIC为4~16 mg/mL。  相似文献   
962.
为提高丝胶膜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水蒸气提取的丝胶为基质,添加聚乙二醇400及柠檬酸进行改性,以普通的流延法将其制备成膜,并以纯丝胶膜为对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表征其结构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聚乙二醇400能制得完整、难溶于水且具备较好力学性能的聚乙二醇400/丝胶复合膜;采用柠檬酸对聚乙二醇400/丝胶复合膜进行交联后,其耐水溶失及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当柠檬酸浓度为0.8%时,复合膜应变增加了3.5倍左右,且表面平整,亲水性能提升,结构有明显改变,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能力。本文通过对丝胶进行改性制备了丝胶复合膜,在医用材料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3.
为了探讨不同组合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本文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CA+CAS和CA+CAS+Na2S2O3组合试剂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A+Na2S2O3 和CA+CAS+Na2S2O3组合对土壤中镉的去除率均较高,且第一次淋洗去除率在80%以上,第二次淋洗最大去除率仅为13.95%,第一次淋洗效果明显高于第二次。CAS的加入可以缓解CA和Na2S2O3对土壤pH、全氮和有效钾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从形态上分析,未处理土壤中镉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两种形态和达到93.8%。淋洗处理可将土壤中大部分的镉去除,去除率最大可达98.21%,且淋洗后土壤中镉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所占比例增加,比例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964.
为探讨添加柠檬酸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防霉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用量,本试验以翻晒过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0%,1%,2%与3%),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与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与霉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霉菌数量呈抛物线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与3%柠檬酸,贮藏60 d的CP含量和RFV值显著增加(P<0.05),不同贮藏时期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贮藏期为60 d时,3%柠檬酸处理的综合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965.
96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酸(CA)和乙酸(AA)对翅荚决明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共分7个处理组,分别设为对照组(CON、不添加青贮添加剂)、0.1%CA组、0.5%CA组、1.0%CA组、0.1%AA组、0.5%AA组和1.0%AA组,每组3个重复,共21个样本。青贮32 d后,对翅荚决明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1)CA和AA添加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品质,其中,0.5%CA组、1.0%CA组、0.5%AA组和1.0%AA组感官评分比对照组高。(2)0.1%CA组pH为4.14,显著高于其他CA处理组(P<0.05);0.1%CA组氨态氮(NH3-N)的含量为0.55%DM,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1.0%AA组AA的含量为7.30 g/kg DM,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可溶性糖(WSC)的含量为5.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CP)的含量为12.3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不同浓度的CA和AA添加剂对翅荚决明青贮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但与CA...  相似文献   
967.
探索香蕉浆生产过程中护色工艺,为香蕉浆护色条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香蕉打浆过程中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剂添加量和加水量对香蕉浆护色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优化香蕉浆护色工艺。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香蕉浆护色作用大小依次是柠檬酸添加量>抗坏血酸添加量>加水量。根据拟合方程得到香蕉浆护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添加量为0.50%,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10%,水果肉比保持在0.90,理论上在此条件下所得香蕉浆褐变指数69.78。采用此条件对香蕉浆进行护色试验,得到香蕉浆的褐变指数为68.46,与优化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89%,说明此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8.
在同时缺乏铁微肥和钼微肥的花生产区,通过叶面喷施Fe-EDTA与柠檬酸钼,可以缓解花生因缺乏铁钼微肥造成的叶片黄化和减产现象。本文以豫花1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Fe-EDTA、柠檬酸柠檬酸钼、钼酸铵单施和配施对花生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含铁的处理相比,150 g·hm-2螯合态Fe-EDTA增加相对叶绿素含量。与不含钼的处理相比,150 g·hm-2柠檬酸钼增加根系活力。150 g·hm-2螯合态Fe-EDTA+150 g·hm-2柠檬酸钼对花生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增产达32.58%,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69.
为了挖掘调控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以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oneymaker’)和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 pinellifolium ‘PI365967’)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混池重测序技术挖掘到6个控制柠檬酸含量的QTL。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末端的主效QTL qCA6.1表型贡献率高达19.28%。为对该位点进行定位,从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挑选出2份柠檬酸含量差异较大,且只在主效位点存在基因型差异的株系作为亲本,构建BC2F2定位群体,通过交换单株后代鉴定,将定位区间缩小到342kb区间内,并开发了连锁分子标记,为后续克隆基因奠定了基础,也为改良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提供了重要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970.
以138份草莓育种中间品系和24份主栽品种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果实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研究草莓果实有机酸积累动态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草莓果实柠檬酸占比59%以上,最高达99.33%,总酸和柠檬酸含量呈正态分布。成熟果实柠檬酸含量为6.70—62.64 mg∕g FW,苹果酸含量为0.19—10.29 mg∕g FW,栽培品种有机酸变异范围小于育种品系。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系是L277#(‘章姬’和‘甜查理’杂交后代),含量最高的品种是‘Mariguette’;苹果酸含量最高的资源分别是PE8(‘甜查理’和黄毛草莓远缘杂交后代)和‘申阳’。不同基因型草莓果实中有机酸变化范围不同,表明环境对不同基因型资源有机酸积累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9份资源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情况,发现总酸和柠檬酸含量从绿果到成熟期多呈下降趋势,有稳定持续下降、先降至转色期再回升、以及先升至白果期后下降等多种模式。苹果酸动态积累模式则更为多样,5个品系成熟期苹果酸含量均高于绿果期。该研究可为多种风味草莓新品种选育及果实品质调控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