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28篇
  105篇
综合类   2125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6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德昌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关键技术。通过采取预测预报、合理搭配品种、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减少小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52.
荔枝霜疫霉病是目前荔枝生产最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在参考有关荔枝霜疫霉病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该病的发生及为害症状、病菌生物学特性、初侵染来源及流行条件、病菌侵染的发育进程、寄主的抗病性、病情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该病害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上更有效的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铁皮石斛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软腐病。该病是夏季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高温高湿环境最易发生,且发病快。其病原菌多从根茎处侵染,开始受害处为暗绿色水浸状,迅速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腐烂部位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片迅速变黄。因此,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棚内湿度;该病原菌从移植及管理作业中产生的伤口、害虫食痕处或植株基部自然脱叶裂口伤口侵染为害。  相似文献   
54.
《中国农技推广》2020,(3):75-75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赴河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5省(市)开展督导调研,重点调查了解小麦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督促指导各地落实监测防控措施,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6-96
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南方草地贪夜蛾,长江流域油菜菌核病,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麦区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的重要时节。各级植保机构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到抗疫防病虫两不误,为科学指导防控、粮食和蔬菜稳产保供提供技术支撑。(一)及早进行部署。各地认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的影响,认真安排部署各项监测工作。及时印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6.
SPVD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的混合侵染性病害。如果不加以甄别防控或错过最佳防控时机,将会造成严重减产以至失收。本文阐述SPVD发病因素及特性,提出应对措施建议,以期减缓危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降低损失率。  相似文献   
57.
58.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侵染性病害.潜伏期病菌在病疤和树皮死组织内,在树皮的破伤处侵染为害,引起树皮腐烂,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在乌兰察布地区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59.
通过喷雾施药法进行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与条锈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偏重至大发生年份,或偏重至重发病田块,667m2施用15%井冈·戊唑醇60mL、30%唑醚·戊唑醇40mL、50%多菌灵100g于始花期喷施1次,不足以控制赤霉病;而在始花期、盛花期各喷施1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损失或达较满意防效。在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年份或偏重发病田块,667m2施用15%井冈·戊唑醇60mL,30%唑醚·戊唑醇25、40mL,在初病期喷施1次,可基本控制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开发有效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以控制凋萎病对杨梅的危害。【方法】研究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及营养溶液对凋萎病菌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培养2、4、6、12和24 h后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2个凋萎病菌菌株分生孢子侵染杨梅后5、7、9、11、13和15 d后的影响。【结果】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凋萎病菌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都有着显著性的影响。20~30℃和25~35℃分别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相对湿度等于或者高于60%时分生孢子培养48 h萌发率接近或者超过50%,最适合侵染的相对湿度是60%~80%。2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在水里都能萌发,但是萌发率较低,0.1%(w)浓度的葡萄糖、马铃薯煎汁、蔗糖、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内分生孢子都能较好地萌发。【结论】杨梅凋萎病菌能够在大范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完成萌发和侵染,并且分生孢子可以利用多种营养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