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5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林业   980篇
农学   1119篇
基础科学   485篇
  752篇
综合类   8192篇
农作物   707篇
水产渔业   363篇
畜牧兽医   2226篇
园艺   791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48篇
  2010年   1220篇
  2009年   1168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万寿菊花田间规范化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寿菊,原产墨西哥,后引入我国,为菊科经济作物.其花朵可作为提取脂溶性黄色素的工业原料.该色素广泛用于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属纯天然产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92.
SeGLP-1的分离纯化及硒活性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加硒深层培养后的菌丝(含Se1600μg/g)分别经水及碱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DEAE-cellulose柱层析纯化,得SeGLP-1。经SephadexG-10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分析鉴定,SeGLP-1为均一级分。GC与TLC分析表明,SeGLP-1含Gal,Glu,Xyl,Rha,Man,其单糖摩尔比为Gal:Glu:Xyl:Rha:Man=0.23:1.00:0.72:0.25:0.09。SeGLP-1硒含量1642μg/g。SeGLP-1中Se活性中心的结构可能为O=Se=O,即Se取代了灵芝多糖GLP-1中-OCH3结构上的CH3,从而形成了硒氧双键结构。  相似文献   
93.
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邱龙新 《食用菌》2003,25(1):8-9
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研究了依次用水→草酸铵→氢氧化钠浸提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实验确定了用水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液料比2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为3h;用草酸铵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液料比3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h;用NaOH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20:1,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h。  相似文献   
94.
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单糖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双孢蘑菇(Agarigus bisporus)子实体中提取多糖,提取率为0.65%,DEAE-Cewllulose-52柱层柱纯化了多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一条带,为蛋白结合多糖,多糖水解液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由D-果糖和D-葡萄糖构成。  相似文献   
95.
红汁乳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红汁乳菇多糖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h,pH8.0,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在醇析浓度为70%,V(氯仿):V(正丁醇)=1:0.2,V(氯仿 正丁醇):V(样品)=1:l时,纯化含量为58%。同时用超声波法对红汁乳菇多糖的提取作了研究,其得率为6.99%,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6.
稻瘟菌诱导性稻叶脂氧合酶的进一步纯化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DEAE-Toyopearl离子交换、Buty l-Toyopear l疏水层析、CM-Toyopearl离子交换、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和FPLCMono Q等步骤,从非亲和性稻瘟菌侵染稻叶中纯化了两种诱导性脂氧合酶,即CM-Loxl和CM-Lox2。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CM-Lox1和CM-Lox2为单链多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98 kd和102 kd。利用微量免疫法制备了CM-Lox1和CM-Lox2的抗体,制备的抗体效价达到1:1000倍,能检测0.5~2.0 ng的抗原。免疫印迹杂交证明CM-Lox1和CM-Lox2之间存在密切的血清学关系。此外,Anti-CM-Lox1和Anti-CM-Lox2与水稻中另一稻瘟菌诱导性脂氧合酶RLL以及发芽种子出现的RL-2也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7.
选用中华硬蜱105kD柱层析纯化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接种,再用二棘血蜱进行叮咬,并与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探讨不同种属硬蜱之间的交叉免疫抗性。结果显示: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吸血量为181 3±44 3mg,而二棘血蜱叮咬由中华硬蜱105kD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和佐剂对照组新西兰兔后其吸血量分别为102 1±25 3mg和168 5±40 9mg,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较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吸血量分别下降43 7%和39 4%(P<0 01)。同时,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也较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产卵量有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8.
两种一步法RNA提取试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的提取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测上应用广泛。本文分别用进口Invitrogen公司生产的以及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提取大肠杆菌RNA、鸡肌肉组织RNA和尿囊液RNA,通过核酸电泳和荧光定量RT-PC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和进口的试剂提取的RNA都不含有DNA;这些RNA都可以作为模板进行RT-PCR检测,并且在数量上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可以取代进口试剂。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此类试剂一些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
鹅细小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鹅细小病毒 (GPV) VP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 PROEX- HTb,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 PROEX- HTb- VP2。将其转化大肠杆菌 DH5α,用 IPTG诱导表达 ,表达菌体蛋白中可产生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约 72 0 0 0的蛋白。以光密度扫描对该表达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4 %。经 His- tag金属螯合层析纯化 ,获得纯度较高的 6 His- VP2融合蛋白。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所得蛋白与鹅抗 GPV高免血清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说明在 VP2的 N端融合 6个组氨酸不影响其与特异抗体结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0.
家鸡Leptin成熟肽cDNA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8周龄鸡卵巢组织中抽提总 RNA,使用六聚体随机引物反转录后 ,用鸡 L eptin(瘦素 )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鸡L eptin编码区第 5 2~ 4 6 0 bp的长度为 4 0 9bp的 c DNA片段。根据鸡 L eptin的 3′端第 4 6 0~ 4 92 bp序列设计了 3条部分相互重叠并且顺序串联延伸的下游反义引物 ,并在最后 1条引物 3′端连接上 Eco R 切点 ;在以上用于反转录扩增的 5′端引物的 5′端连接一 Bam H 切点。用该 5′端引物分别与 3个 3′端引物配对 ,利用反转录扩增出的 4 0 9bp的L eptin c DNA片段作为第 1模板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再作为模板与下一引物对再次扩增。经 3次扩增得到编码鸡 L ep-tin成熟肽的全长 4 5 1bp的 c DNA序列。将该 4 5 1bp的 L eptin c DNA序列经 Bam H 和 Eco R 双酶切后 ,克隆入表达质粒 p RSET A的 Bam H 和 Eco R 两酶切位点之间 ,构建成表达质粒 p L ep- SCAU。转化有重组表达质粒 p L ep-SCAU的大肠杆菌 BL 2 1(DE3)在 L B培养基中培养后 ,经 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10 0的鸡 L eptin融合蛋白和少量 4 0 2 0 0的 L eptin融合蛋白。L eptin融合蛋白的表达在 IPTG浓度为 0 .0 5 mmol/ L 时达到最高 ,占总菌体蛋白的 32 .6 %。用 Ni- NTA凝胶从 7L 发酵培养菌裂解液中纯化出 180 m 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