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32篇
  免费   2662篇
  国内免费   8143篇
林业   2147篇
农学   10826篇
基础科学   4895篇
  8372篇
综合类   49825篇
农作物   7528篇
水产渔业   1516篇
畜牧兽医   7171篇
园艺   2069篇
植物保护   3488篇
  2024年   620篇
  2023年   2010篇
  2022年   2290篇
  2021年   2399篇
  2020年   2454篇
  2019年   2463篇
  2018年   1583篇
  2017年   2398篇
  2016年   2786篇
  2015年   2837篇
  2014年   4219篇
  2013年   4400篇
  2012年   5309篇
  2011年   5533篇
  2010年   5006篇
  2009年   5068篇
  2008年   5061篇
  2007年   4488篇
  2006年   3937篇
  2005年   3755篇
  2004年   2832篇
  2003年   2667篇
  2002年   2188篇
  2001年   2323篇
  2000年   1989篇
  1999年   1822篇
  1998年   1809篇
  1997年   1773篇
  1996年   1594篇
  1995年   1547篇
  1994年   1462篇
  1993年   1414篇
  1992年   1406篇
  1991年   1294篇
  1990年   1103篇
  1989年   1100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65年   48篇
  1958年   25篇
  1957年   91篇
  1956年   22篇
  1955年   15篇
  1953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62.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20 kg/667 m~2时产量最高;盐碱地条件下,增施氮肥会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此外,施氮量的增加还会显著降低稻米的蒸煮品质与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63.
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叶片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8-11
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叶片生长期间的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出适合实际生产的氮素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不断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是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施氮水平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继续提高氮素水平会对烤烟的正常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烤烟植株正常生长的氮素水平内,胞间CO2浓度随着氮素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暗适应后的最小荧光强度(F0)、烤烟叶片的最大荧光(Fm)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v/Fm)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都在施氮水平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氮素水平为60.0 kg/hm2时是烤烟正常生长的最佳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64.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寿县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总结了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索荆州市荆州区小麦适宜播量,完善区域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于2018—2019年在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以鄂麦580和郑麦9023为材料,进行了5个播量的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鄂麦580和郑麦9023适宜的播量分别为300 kg/hm~2和225 kg/hm~2;在适当密植的条件下,要注意赤霉病的防控以及配套抗倒伏农艺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8.
69.
为探究施氮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的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A1)和中麦5051(A2)、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A3)和扬麦24(A4)为供试品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底施(B1)和追施(B2)处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强筋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优于弱筋小麦,其中A1籽粒产量分别比A2、A3和A4高0.44%、49.81%和15.27%;施氮处理中B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和籽粒产量均高于B1;不同处理组合中,强筋小麦品种A1B2的植株和产量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051在氮肥追施处理中可以兼顾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7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单作(MM)、玉米-大豆间作1∶2(IMS1,玉米1行,大豆2行)、2∶2(IMS2,玉米2行,大豆2行)3种种植方式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N0)、减量施氮200 kg/hm(N1)、常量施氮300 kg/hm(N2)对玉米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MS1下,N2玉米叶面积较N0显著提高6.30%。间作和N1处理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总产量。N1较N2的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值。与N2相比,N1土壤硝态氮无显著变化,未对土壤养分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满足作物对氮素的需求,保持高产。总体来看,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减量施氮有利于节肥和提高间作体系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