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92篇
  免费   3760篇
  国内免费   9591篇
林业   7851篇
农学   16316篇
基础科学   7534篇
  6692篇
综合类   79357篇
农作物   11561篇
水产渔业   2791篇
畜牧兽医   15757篇
园艺   10053篇
植物保护   4431篇
  2024年   849篇
  2023年   2535篇
  2022年   3027篇
  2021年   3026篇
  2020年   3268篇
  2019年   3485篇
  2018年   2200篇
  2017年   3364篇
  2016年   3984篇
  2015年   4300篇
  2014年   6829篇
  2013年   7119篇
  2012年   8817篇
  2011年   9004篇
  2010年   8069篇
  2009年   8524篇
  2008年   8819篇
  2007年   7800篇
  2006年   6512篇
  2005年   7252篇
  2004年   7273篇
  2003年   7463篇
  2002年   6003篇
  2001年   5519篇
  2000年   3891篇
  1999年   2860篇
  1998年   2761篇
  1997年   2536篇
  1996年   2419篇
  1995年   2143篇
  1994年   1891篇
  1993年   1678篇
  1992年   1649篇
  1991年   1646篇
  1990年   1341篇
  1989年   1321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99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1篇
  1966年   20篇
  1965年   39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85篇
  1953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NaCl处理对芍药光合特性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芬  王卫成  贺欢  汤玲  杨馥霞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22):7531-7537
  相似文献   
53.
早熟、高产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K2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湘K25的选育经过,介绍了湘K25的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抗虫等特点,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4.
马兵 《中国种业》2020,(7):74-75
铜麦6号是半冬性品种,株型半紧凑,田间长势好,在旱地、盐碱地、水地均可种植。对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旱薄、抗盐碱地的小麦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5.
56.
57.
为了更好掌握小麦配方施肥应用效果,采样测试了解地力,配方设计,田间试验验证肥料配方是否适应当地小麦生产需要,提出施肥指导意见,采用农企对接送肥到村,通过示范区建设,开展观摩培训,指导服务等活动  相似文献   
58.
针对农用电动运输车直流电源电压降落而导致的动力降低,以及车辆行驶工况复杂多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向准Z源逆变器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控制器,完成驱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直流母线方波升压和SVPWM控制策略,使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具有ON-PWM斩波、准Z源方波升压、准Z源SVPWM三种驱动模式。最后搭建驱动系统的试验平台,取直流电源电压U_(dc)=24 V,直通占空比D_0=0.2,准Z源方波升压和准Z源SVPWM都将逆变桥的直流母线电压提升至40 V以上,有效解决直流电源电压降落的问题。驱动系统根据加速、爬坡、重载等具体工况快速、准确地切换工作模式,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苏杂66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述了苏杂668的选育过程,阐明了苏杂668的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表现,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