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19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首次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进行了酯酶等5种同功酶及可溶性蛋白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供试小种间存在着同功酶表型异质性。小种间相似系数在0.22~0.96之间,且分析出4号小种与其它小种亲缘关系最远,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进一步从生化角度证明灰斑病菌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建议制定一套同功酶标准图谱作为生产上监测生理小种毒力变异工作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32.
广东水稻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1 ̄1995年对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部分主栽品种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稻瘟病菌小种分布及发生动态相对稳定,优势种群为ZB群,ZC群;优势小种为ZB13、ZB5、ZC13和ZB1,不同生态稻区优势小种有差异。品种间具有不同的抗性水平,本省育成推广的主栽品种对稻瘟病属中等的抗性水平,个别品种抗性偏低,属于中感至感。粳籼89等的抗病性逐年下降,这些主栽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原有小种的  相似文献   
33.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主要常见病害。该病害不仅影响大豆产量也影响大豆品质。综述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相关领域的研究,即病原菌生理小种、灰斑病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和传统抗病育种等4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和传统灰斑病抗性育种效率低问题,提出提高大豆灰斑病抗性水平和育种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4.
烟草赤星病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体叶片鉴定品种抗病性时点滴法优于喷雾法.从来源不同的11个烟草赤星病菌株中筛选出致病力最强的A4菌株,鉴别出几个烟草品种抗病性由强到弱的顺位为净叶黄>晒烟9号>风林一号>G80>Nc89>K326.提出了烟草赤星病菌存在生理小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5.
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Williams法的4个鉴别寄主(Jersey Queen、Badger Shipper、Laurentian 、Wilhelmsburger),对采自国内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的鉴定。结果表明:辽宁沈阳新民大民屯、辽宁沈阳西窑、辽宁大连水师营、辽宁丹东振安,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山东苍山小林村,云南江川,四川郫县,吉林乌拉街东窑村、吉林乌拉街旧街村、吉林梨树镇11个地区的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辽宁本溪桓仁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四川彭州地区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四川西昌地区的根肿病菌为10号生理小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根肿病菌为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36.
稻瘟病菌不同毒力小种间诱导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品种“秀水04”的稻瘟病菌亲和菌株中A49和非亲和菌株中E3以及“秀水48”的亲和菌株中E3和非亲和菌株G1在互作中产生的诱导侵染作用。混合接种的诱导侵染作用随亲和菌株菌量的增加而增强;先接强小种后接弱小种或先接弱小种再接强小种均能产生诱导侵染作用,作用强弱随接种间隔时间长短而不同;少量的亲和菌株即有诱导侵染作用,但当非亲和菌株大量存在时有减轻发病的作用。提出,这种诱导侵染作用可能是水稻  相似文献   
37.
大豆灰班病菌单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人工接种大豆灰班病菌的方法对100份大豆材料在生理小种的水平上,进行了3年的抗性鉴定。根据供试的大豆材料对灰班病菌1-10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从中选择出只抗一个生理小种而同时感其它9个生理小种的大豆材料,建立了两套灰班病菌单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体系。  相似文献   
38.
1986—1987年福建省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9.
将采自江西12个县(市)的芝麻青枯雷尔氏菌29株菌株分别人工接种到寄主植物番茄、茄子、马铃薯和烟草上,鉴定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属于生理小种1;25株菌株属生化变种Ⅲ,3株属生化变种Ⅳ,1株为生化变种Ⅲ-1亚种。对致病力测定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来自进贤、都昌、南昌、樟树4个红壤旱地传统种植区的菌株致病力最强;来自鄱阳砂壤及潮洲地传统种植区的菌株致病力中等;来自其它6个区域的菌株致病力最弱。因此,江西芝麻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寄主植物、耕作栽培制度和土壤生态是影响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分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0.
为快速繁育马铃薯试管薯,本研究使用宁波1号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研究了无病毒试管苗的培养条件,壮苗培养方法、快繁培养基配方及光照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瓶内诱导小种薯的影响。研究表明,pH 5.8的MS+6BA 0.01 mg·L-1+IAA 0.1 mg·L-1液体培养基最适合宁波1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壮苗和快繁;然后转pH 5.8的结薯培养基(MS+蔗糖80 g·L-1+活性炭 1 g·L-1+香豆素 20 mg·L-1),培养条件控制在温度(25±3)℃,光照强度2 000 lx,每日光照6 h时最有利于宁波1号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瓶内诱导小种薯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