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8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不同激素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幼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4-D浸穗法结合低浓度激素培养进行小穗培养,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和玉米杂交种颖果、幼胚及胚乳的发育状况,得胚率由2.1%提高到12.0%;同时表明低浓度激素对杂种发育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但2,4-D和GA优于KT。  相似文献   
62.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现象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江苏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0个品种、3种类型、63个样品、315个单株稻谷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干尖线虫病危害是造成江苏地区水稻“小穗头”大面积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恶苗病(镰刀菌)带菌率没有因果关系;“小穗头”现象是否表现,可能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光合产物的代谢、积累等状况有关;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干尖线虫病造成的“小穗头”发生;验检结果显示,水稻浸种剂16%恶线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的浸种防治效果较好,浸种剂施保克浸种对水稻“小穗头”没有防效。  相似文献   
63.
张琳 《农友》2001,(2):11-12
雨雪天。当日光温室内温度不低于要求温度时,可不盖草苫,以免草苫被雨淋后影响保温效果一若室温低于要求温度时,则要覆盖草苫,并在草苫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雪天雪停后要及时清扫积雪,增加光照。  相似文献   
64.
120只雏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设正对照组(金霉素)、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Ⅱ组,分别在试验Ⅰ、Ⅱ组中加低剂量和高剂量的寡糖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各屠体性能没有不良影响,与正对照组的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屠宰率、腹脂率均不及正对照组理想(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试验Ⅰ、Ⅱ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分别增加了44.74%和34.21%,正对照组则基本没有变化,寡糖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65.
甘露寡聚糖广泛存在于酵母细胞壁、魔芋粉、瓜儿豆胶及田菁胶中,目前商品用甘露寡聚糖(MOS)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的细胞壁成分。MOS是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α-1,6糖苷键组成的寡糖。哺乳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受限于α-1,4糖苷键,该寡聚糖不能被宿主所利用,而且MOS也不能被病原性微生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66.
播种密度对小麦茎秆大维管束系统和穗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与小麦地上部伸长节间大维管束系统和穗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显著影响地上部伸长节间大维管束发达程度(大维管束数目和横截面积)和穗部生产力,其发达程度与穗部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播种密度的差异显著影响地上伸长节间茎壁厚度、节间长度和粗度及茎高,从而影响到小麦的抗倒能力。同时,不同播种密度也显著影响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结实粒数、单穗重及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67.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为遗传背景的中国春Ee 染色体二体附加系或二体代换系为材料 ,研究了Lophopyrume longatumEe 染色体对小麦小穗数的影响。发现Lophopyrumelongatum的 4Ee 染色体对增加小穗数有很强的效应 ,5Ee 染色体、1Ee 染色体对增加小穗数有较弱的效应  相似文献   
68.
根据全国314个主要栽培大麦品种的书面材料和标本,鉴定出它们属于普通大麦种、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两个亚种,共82个变种,其中新变种28个。多棱大麦变种占83%,稞大麦多于皮大麦。变种中以稀穗、长芒、齿芒,穗和籽粒深色(黑、褐、紫、兰绿)、长毛小穗轴等类型占多数。二棱大麦以nutans和erectum,多棱大麦以pallidum,parallelum,pyramidatum,coelcste,revelatum和nudipyramidarum等变种分布较广。变种数、深色型变种和多棱大麦变种的分布频率都以青藏高原为最高。因此认为,多棱大麦是我国主要栽培类型,青藏高原可能是我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69.
1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冬小麦品种,是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之一。北疆生育期267天,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白粉病和锈病。成穗率高,穗白色,纺缍形,长芒。籽粒白色,穗长8~10厘米,小穗多花,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50~55克。容重820克/升左右,蛋白质含量15.34%,品质优良。分蘖成穗率高,单株成穗可达1.7~2.0个,是目前早熟品种难以具备的优点。昌吉地区6月下旬成熟,收获后可复播其他作物。平均产量450~500公斤/667米^2,最高可达600公斤/667米^2以上。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饲料添加剂糖萜素和寡聚糖对雉鸡育雏期(1~28日龄)小肠内容物pH值、免疫器官发育、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的试验设计,将1日龄200只雉雏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雏。结果表明:糖萜素、寡聚糖、土霉素对雉鸡育雏期的成活率无显著性的影响;糖萜素、寡聚糖和土霉素对降低小肠内容物pH值无显著影响;对雉雏胸腺、腔上囊和脾脏的发育均无显著性影响;糖萜素组、寡聚糖组、土霉素组均降低了雉雏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4.29%(P<0.05)、21.43%(P<0.05)和17.86%(P<0.05),而3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雉雏血液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