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7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玉米粗缩病发病叶龄与主要为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粗缩病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分析了发病叶龄与玉米粗缩病主要为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在其生育期内均可感病,发病越早,病情越重,9叶期后发病症状显著减轻。发病叶龄与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度(r=-0.938,P〈0.01)、株高(r=0.884,P〈0.01)、穗粒重(r=-0.823,P〈0.01)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对受旱棉花高产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将叶龄模式引入旱灾棉田指导棉花灌溉,探讨了棉花旱后生产力补偿能力和优化成铃的途径.  相似文献   
73.
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成就与振兴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中国作物学会2002年11月4~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年会暨全国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主任凌启鸿教授做了主题发言,与会理事与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后凌教授又吸取讨论意见,在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写成题为“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成就与振兴”的论文,总结了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当前面临的研究推广工作受冷落、机构撤消、人员散失的严重局面,并提出振兴栽培科学的建议,期盼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本刊特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4.
小麦叶片出生与穗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麦冬性品种京411和春性品种扬麦158为材料,于9月30日(早播)、10月30日(适期播种)和3月2日(晚播)分期播种。研究得出,叶龄与穗分化时期的对应关系因品种、播期而异;叶龄余数与主要穗分化时期的关系在适播条件下品种间十分接近;叶龄指数与穗分化的关系因品种而异,但不同播期间差异较小。结果初步揭示了小麦叶龄叶龄余数、叶龄指数与穗分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为作物栽培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正>秸秆是目前水稻生产中最为方便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产增效,而且可以避免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秋施氮肥,能降低水稻秸秆的C/N比,加速水稻秸秆的分解速度,并可有效利用水稻秸秆中的有机养分,提高水稻产量。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于2012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科技园区,试验前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值5.95,有机质含  相似文献   
76.
不同叶龄期穗肥对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氮肥用量,提高其利用效率,在不施基蘖肥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叶龄期施穗肥对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倒5叶施60%+倒3叶施40%氮肥(T3,氮肥用量120 kg/hm~2)、倒4叶施100%氮肥(T4,氮肥用量120 kg/hm~2)、倒4叶施60%+倒2叶施40%氮肥(T5,氮肥用量120 kg/hm~2)、倒5叶施100%氮肥(T2,氮肥用量120 kg/hm~2)、均施氮肥(CK,氮肥用量195 kg/hm~2)的产量分别为12.90、12.74、12.69、12.32、13.25 t/hm~2,氮肥贡献率分别为17.71%、16.58%、16.25%、13.77%、19.86%,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8.08、16.73、16.33、13.26、13.24kg/kg。总之,倒5叶施60%+倒3叶施40%氮肥的处理比均施氮肥处理氮肥用量减少38.46%,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7.
对水稻黄华占机插秧叶龄动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插秧还是人工插秧,生长总叶片数均为16片;同一日期人工插秧叶片生长进度较机插秧快很多;机插秧黄华占换衣较轻,人工插秧换衣较重;随着叶位的提高,主茎叶片生长所需的有效积温增加;黄花占伸长节间数为5个,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都在11叶,对应拔节叶龄在14叶,穗分化从13叶开始。  相似文献   
78.
黑贡868幼穗分化进程与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贡868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研究总结出:黑贡868的叶龄可作为判断幼穗雌、雄蕊形成期以前各个时期的依据。幼穗长度是估测幼穗发育时期的简便方法。主茎伸长节间趋势可作为幼穗分化进程的辅助指标。而采取叶龄、幼穗长度和主茎伸长节间趋势等多种形态指标,综合分析鉴别幼穗分化进程,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9.
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水稻施肥不当,是造成水稻贪青、倒伏、病害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可有效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介绍了叶龄诊断的一些相关指标、标准和相应的水稻长势长相,并提出了据此指导施肥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0.
经过7年的科研试验和生产实践,当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草害可概括为"三虫四草五病","三虫"指潜叶蝇、负泥虫、稻螟蛉,"四草"指泽泻、慈姑、雨久花、萤蔺,"五病"指恶苗病、立枯病、稻瘟病、纹枯病、褐变穗。水稻叶龄诊断植保技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突出"诊断"二字,针对当前七星农场水稻出现的主要植保问题,进行有侧重的研发和引进新技术,实现了水稻叶龄诊断植保技术的本地化和实用化。通过对新药剂、新配方的应用,准确掌握预防时期,进行科学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