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432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0,(4):298-302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中国当代茶学泰斗陈椽先生所著《中国茶叶外销史》一书(以下简称《外销史》),早于1993年由台湾碧山岩出版社出版。承蒙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先生鼎力帮助,1997年夏天我从他那里借到了这本书,立即予以全书复印、装订珍藏起来。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记录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史实的著作。该书运用丰富的资料、数字、统计表格和图片,翔实充分阐述中国茶叶外销的轨迹,并揭露隐藏在茶业贸易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其他目的,加以批判、针砭得失,提供足以为茶业今后发展的殷鉴,同时,也为研究茶业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92.
1绦虫的种类及发育史 绦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棘盘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楔状变带绦虫、漏斗绦虫、双孔绦虫、片形皱缘绦虫、膜壳绦虫。但最常见的有4种,即棘盘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最短的长约1—3厘米,由4~9节片组成,  相似文献   
93.
《农业考古》2007,(4):F0002-F0002
2007年8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史教学、研究单位的二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农史界专家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与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等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94.
明代把茶法视为国之要政。在明王朝来建立之前,元顺帝至正二一十一年(1361年),战火声中,朱元璋就“议榷茶之法”,在江南地区征收茶叶商税,以济军饷之需,明王朝建立初期,还有元蒙残余势力,朱元席首要任务是完成统一大业。为此,他采取团结今甘肃、青海、新疆少数民族,孤立、消灭无蒙残余势力的方针,在全国实行两种不同的条税体制,就成为实现这一方针有力的支住。即在四川、陕西地区实行官买官卖垄断制,茶农赋税交实物,余茶官买,把茶叶全部控制在国家手里,以利于与西著开展茶马互市贸易,加强战备,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在江南…  相似文献   
95.
朱自振是学界公认的著名茶史专家,国内屈指可数的顶级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权威.在近50年的茶史研究生涯中,他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发掘和整理中国茶史文献资料,论证巴蜀是中国饮茶文化的摇篮,培育茶文化研究后继人才.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推进茶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人对他的普遍尊敬.  相似文献   
96.
《湖南林业》2002,(11):26-26
在我省造林历史上,马尾松人工造林历史最为悠久。远在秦朝,松树作为行道造林树种广为栽植。《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车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现今成为旅游景点的浏阳市道吾山,入景道路两旁古松参天,据说是公元827~835年为唐代大和时期所植,至今保存了118株。史籍载,古时衡山县城至南岳30里“夹道古松,郁葱一色,行者不假张盖”,醴陵、岳阳一带古松夹道。道县至江永“松之夹道七十里”。清道光《永州府志》载:“永州南数十里夹路皆古松”。杨西岩翰林尝于永州道中,见古树数万株,…  相似文献   
97.
更正说明     
上海地区的对虾是从1982年开始进入规模化养殖的。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仅奉贤区就上升到9万亩养殖面积。近二十多年的养殖史可以看到,由于养殖模式单一和盲目发展而导致虾病蔓延,给养虾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再讨论养虾业的基本概念就具有必然性了。  相似文献   
98.
徐锦忠 《农业考古》2003,(1):180-181
“情多最恨花无语 ,愁破方知酒有权。”酒 ,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酿酒自然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泽民告诉记者 ,李渡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 ,可谓香飘千里 ,名闻万邦。李渡处于素有“江西粮仓”美誉的赣抚平原 ,相传酿酒历史约有千年 ,“闻香下马 ,知味拢船” ,就是古人对李渡美酒的赞誉之词。解放前 ,李渡已有 9家私营酿酒作坊。现在尚存部分酿酒作坊和门面 ,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这次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普遍被看作是企业和文化相结合的典范。科学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李渡悠…  相似文献   
99.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3,25(3):140-142
本文通过对苏轼《叶嘉传》中茶文化内容的解析,指出其中隐含着关于茶史、茶艺、茶叶的采制、茶法的奥义,是茶文化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人参药用史的再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史,应包括它的自然史、药用史、采掘史、栽培史、文化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